切盼望著楚軍的出現。
寶鼎著急,有一個人同樣著急,那就是趙國大將軍李牧。中原不開戰,太原的秦軍就不會南下,河北的危機也就無法緩解,而代北的局面則困難重重。李牧為了促成合縱,不得不親自趕赴大梁。
第229章 西河、鬼谷
李牧日夜兼程趕到大梁,先與楚尹李園的特使廉嵩緊急會面,瞭解楚國的情況,結果如他所料,此次李園合縱決策能順利透過,得益於與楚國陽文君等大權貴達成了妥協,而妥協的主要內容就是藉助合縱收復失地,而不是像春申君一樣耗費大量財力人力參加合縱卻一無所獲。楚國不做賠本的買賣,楚國利益不容無限制地浪費。
“壽春願意調多少軍隊參加合縱?”李牧問道。
“最少十萬,最多二十萬。”廉嵩說道,“現項燕柱國已集結十萬大軍於陳,隨時可進入戰場。”
李牧心中暗喜,又問道,“既然楚軍主力已出,魏國為何又猶豫不決?”
“不是猶豫,而是大梁的西河與鬼谷兩派已到了水火不容之地步,合縱此刻成了兩派爭權奪利的工具。”廉嵩無奈嘆道。
李牧臉色頓沉,目露憤怒之色,“龐寵想幹什麼?想亡國嗎?”
魏國,姬姓魏氏,雄踞中原,戰國前期的中土霸主,而魏國的霸業與魏國的西河、鬼谷兩個學術與政治派系有直接關係。
三家分晉就是戰國時代的開始,分晉前後魏氏的當家人叫魏斯。(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承認三家分晉的既成事實,周威烈王正式冊命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侯爵,是為趙烈侯、魏文侯和韓景侯。)
中土諸侯強國變法的首創國就是魏國,其首創者就是魏文侯魏斯。
魏文侯任用李悝變法,以法治國,直接影響甚至可以說直接決定了其後兩千多年的中國政治發展方向。秦獻公、孝公和商鞅變法就是效仿魏國,以魏國變法為基礎。
歷史上戰國前期獨領風騷的就是魏國,其長盛之期達百年之久。魏文侯魏斯,魏武侯魏擊,魏惠王魏罃三位君主加在一起的執政時間竟然長達驚人的一百二十七年,正是因為這個奇蹟,魏國奠定了百年的中原霸主地位。
李悝在政治上進行變法,吳起則在軍事上連戰連捷。陰晉一戰,吳起以五萬精銳擊敗秦國五十萬大軍,攻佔了大河、洛水和渭水三川之間的大片土地,歷史上把這塊地方稱之為“西河”。
秦人本是戎狄之後,傾慕於華夏先進文化,垂涎於中原富饒土地,於是嘗試著向東方發展。魏國佔據西河之後,雖然在武力上征服了秦人,但難收秦人之心。魏文侯考慮到秦人對中原文化的嚮往,當即拜孔子的弟子,當時著名的大儒子夏為老師,並請他到西河講學,歷史上著名的“西河學派”就此產生。
子夏又名卜商,比他的老師孔子要小四十四歲。魏文侯拜子夏為老師的時候,子夏已是百歲老人,雙目失明,但其名震中土,是天下士人之泰斗。有感於魏文侯的誠意,子夏親自趕赴西河授學,隨行者有他的弟子齊人公羊高、魯人穀梁赤、魏人段幹木和子貢的弟子田子方。
儒家本來是以教授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的教師,而六藝是貴族和士人在治理國家中必須要掌握的基本技能。由於在實際授學中側重不同儒家產生了不同的流派。
以魯國曾參為首的儒學是以重禮重孝為代表的流派,培養的是掌禮之儒,這些人不以經世濟用為特長,在各國公卿官僚中的地位不高。
以衛人子夏為首的儒學重在培養經世濟用之儒,這些儒士大量出仕於各國,是當時最有影響力的儒家學派。
子夏到西河後,謀求進身計程車人紛紛轉到西河學習,華夏文化的重點就此轉到了魏國,轉到了西河,形成了著名的西河學派。子夏在西河的象徵意義極其重大,不僅對秦國、楚國、趙國這些外族文化佔上風的國家的懷化作用十分顯著,而且使魏國一舉躍升為為中原各國中的文化宗主國,而魏文侯拜子夏為師,把“儒”的地位提到了從未有之的高度,達到了收取士人之心的政治目的,後世帝王以尊儒來籠絡士人之心的策略就是來源於魏文侯。
子夏過去授徒,有貴賤標準,不“貴”不收。西河學派應魏文侯的要求對此做了修改,底層士卿子弟也可以獲得學習機會。各國計程車人對西河都很嚮往,魏國無形之中也就成了他們理想的效力國家。這些士人在西河學派學習後,很自然地選擇魏國為其效力的首選國家,如此一來,西河學派為魏國吸引、培養了大批士卿官僚,而這也是魏國得以雄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