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部分(1 / 4)

充足的錢糧和武器,但這顯然不現實。”

寶鼎、王翦和公子扶蘇齊齊望向趙高,認真聆聽。

“咸陽不是不知道北方戰場的困難,咸陽之所以答應實施封國制,其實也是考慮到了北方戰場的困窘局面,但突然間,咸陽要改革兵制,其目的卻是為了控制軍隊,為了從北方戰場上調離軍隊。”趙高不敢說咸陽要扼制封國,要削弱武烈侯的軍權,只好避重就輕,“北方戰場能維持今日局面,完全是依靠這四十萬將士的廝殺,假如有一半軍隊調離北方戰場,形勢必將急轉直下,北方戰局必定岌岌可危。”

趙高苦笑搖頭,沒有再說下去了。再說下去就是代北如果丟了,燕南如果丟了,前期戰果全部喪失,武烈侯和公子扶蘇,還有諸軍統率,恐怕都要遭受重創。咸陽可不會承擔失敗的責任,他們會一推了之。

“事情還沒有那麼嚴重。”朱英指指案几上的書信,“咸陽只是來信徵詢,兵制改革不過是提上了日程,還沒有拿出草案,我們還有足夠的時間,但咸陽的意思很明確,今日武烈侯掌控四十萬大軍,已經威脅到了咸陽。”朱英看了寶鼎一眼,猶豫了片刻,又繼續說道,“這種威脅不僅僅讓咸陽宮寢食不安,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們也是心驚膽戰,所以兵制改革的方向雖然難以確定,甚至於在統一之後可能都確定不下來,但既然開始了爭論,那顯然就是有目的。”

目的是什麼?當然是削弱武烈侯的實力,扼制武烈侯的兵權,也就是說,咸陽既然在封國制上妥協了,那麼武烈侯在兵制改革上也要做出妥協,至於如何妥協,妥協多少,那就是武烈侯的事情了。

在坐幾個人都知道武烈侯已經打算妥協了,也就是讓王翦、羌廆、楊端和等人陸續離開軍隊。這個妥協之策看上去是有利於咸陽控制軍隊,但實際上更有利於武烈侯控制軍隊。

王翦等人離開軍隊,真正的目的是扼制因為封國制所帶來的宗室和異姓貴族尤其是異姓功臣之間的矛盾,強行壓制這些貴族對權力和財富再分配方案的不滿。這些人的離去導致寶鼎對軍隊的控制力更強了,宗室把持了軍權,秦王政和咸陽宮也就敢於進一步推行封國制。

然而,正是因為武烈侯對軍隊的控制力更強了,他對咸陽的威脅也就更大了,他也就可以以更強大的武力去脅逼咸陽,主導國策的變革方向,從而為所屬利益集團謀取更大的利益,比如土地私有化和貴族世襲,甚至最後演變為封國制的擴大化,功臣分封。這就是以退為進之策啊。

咸陽當然要防患於未然,要阻止武烈侯“以退為進”,要逼迫武烈侯做出更大的更具實際意義的妥協。

朱英追隨春申君很多年,為春申君出謀劃策,對這種權力博弈看得比較透徹,所以他看到了咸陽討論兵制改革的真正目的,而趙高沒有看出來,他的政治經驗和博弈水平與朱英相比,還是有很大的距離。

公子扶蘇同樣沒有理解咸陽的意圖,所以他不假思索地問道,“目的是什麼?”

朱英看看神色憂鬱的寶鼎,又看看面如止水的王翦,想了片刻,說道,“武烈侯為了從根本上扭轉北方戰局,實施了遷徙人口和墾荒屯田之策,後來又提出了修築直道之策。從這三策可以看出來,武烈侯在北疆實行的主動防禦策略,是要守外虛內。守外虛內就要在北疆屯駐大軍,要主動出擊。武烈侯手握幾十萬大軍,而且掌控戰場指揮權,這對咸陽的威脅之大可想而知。”

“從目前形勢來說,武烈侯可以藉助北方戰局,藉助中原危機,以武力脅逼咸陽主導國策變革。北方戰局受制於財賦不足,短期內根本沒有扭轉的可能,而中原危機隨時會爆發。中原危機一爆發,咸陽就要指望北方戰場上的軍隊去支援,如此武烈侯就有了脅逼咸陽的本錢,咸陽因此被武烈侯所掣肘,不得不一次次妥協。”

“咸陽太被動了,而要扭轉這種被動局面,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馬上進行中原決戰,吞滅秦楚韓魏,完成中土的統一。中土統一了,中原危機不存在了,武烈侯還拿什麼脅迫咸陽?”

“武烈侯要主導國策變革的方向,必然要維持這種局面,而咸陽當然要反擊,所以咸陽開始討論兵制變革,而討論的重點就是國防策略,這直接擊中了武烈侯的要害。”

朱英看看眾人,目光停留在公子扶蘇的臉上,“咸陽的目的只有一個,逼著武烈侯馬上進行中原決戰。”

公子扶蘇恍然大悟。中原決戰打贏了,咸陽就此掌控國策變革的主導權;打輸了,武烈侯失去一切。

咸陽在錢糧上控制北方戰場,制約武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