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還有人心。
現在中土統一、中原決戰是大勢所趨,是人心所向,武烈侯絕無阻擋之可能。
“既然不能阻擋,那就全力支援,先打贏這一仗,爭取以最快速度統一中土,然後再竭盡全力謀取代北策略和西南策略的勝利。”
趙高看到寶鼎遲遲不說話,斷然進言。
“武烈侯,不能再堅持了。”朱英也勸道,“江南那邊來信,長沙侯、武安侯、昌平君、昌文君,還有魏起、蓋聶、莊翼等人,都支援中原決戰,江南和東南兩地的軍隊甚至已經做好了攻打九江和江東的準備,以配合中原決戰。這種情況下,他們能完成南嶺大渠的開鑿就已經難能可貴了,指望他們遠征西南,事實上是絕無可能啊。武烈侯,打下楚國,他們要什麼有什麼,而遠征西南,他們能得到什麼?”
寶鼎苦笑搖頭。事實的確如此,打下楚國的功勞顯然比開拓西南的功勞大,而從楚國擄掠的財富更是難以想像,所以即便是十八方鎮的蓋聶,也難以抵擋這份誘惑。
“武烈侯,如果我們繼續堅持,大王和咸陽宮肯定要拉攏東南熊氏,宗室大臣們也會懷疑武烈侯的動機,矛盾一旦激烈,長平侯和代侯恐怕迫於壓力不得不屈服於咸陽,到了那個時候……”
趙高這句話沒有說話。到了那個時候,武烈侯眾叛親離,其後果可想而知。
寶鼎點點頭,再度嘆了口氣。但願歷史軌跡就此發生重大改變,但願國策變革會幫助大秦渡過未來的危機。
趙高和朱英暗自心喜,靜待武烈侯的指示。
“回書大王。”寶鼎說道,“代北戰局還處在僵持狀態,無法在短時間內抽調主力南下,但燕南戰場已經贏得優勢,可以抽調部分兵力進入中原作戰。”
趙高和朱英躬身答應。
寶鼎說完之後,俯身望著地圖,神色憂鬱,不再說話。
趙高伏案疾書,而朱英則坐到寶鼎的對面,恭敬地問道,“武烈侯擔心中原決戰勝算不大嗎?”
寶鼎看了他一眼,“你認為我們有幾分勝算?”
朱英猶豫了片刻,說道,“關鍵在楚國。”
這一仗咸陽之所以自信滿滿,主要是因為有兩路夾攻之優勢。中原是主戰場,東南是策應戰場。楚國兩線作戰,形勢對其十分不利。從楚國的立場考慮,楚軍必有主次,如果是力保疆土不失,那麼其主力極有可能部署在大江兩岸,禦敵於國門之外,而淮南方向完全以防禦為主,以策應齊國。
秦軍的主要對手是齊國,只要擊敗齊國,這一仗基本上就算打贏了。
然而,咸陽被連番勝利衝昏了頭腦,根本沒有把楚國放在眼裡。寶鼎知道項燕的利害,雖然歷史已經被他改變,昌平君舉兵叛亂的可能已經不大,但一旦項燕把主力部署在淮北一線,以偏軍牽制大江一線的秦軍,甚至乾脆以丟失大江防線為代價,集中力量決戰中原,那秦軍就危險了。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寶鼎手指地圖上的淮北地區,皺眉問道,“在你看來,項燕會把主力部署在這裡嗎?”
朱英沉吟良久,說道,“如果咸陽在中原戰場上集結五十萬大軍,那麼不管項燕把主力部署在哪,咸陽都有五成以上的勝算。”
寶鼎笑而不語。歷史上的確如此,王翦集結了六十萬大軍才擊敗項燕,橫掃楚國,更不要說現在和齊楚聯軍作戰了。齊楚兩國聯手,能夠投到中原戰場上的兵力至少可以達到五十萬,就算楚軍以主力防禦大江一線,楚國在中原戰場上也還可以投入十萬大軍,兩國聯軍的總兵力也還有三十萬到四十萬左右。
寶鼎無法想像,當初秦王政為什麼會讓蒙武和李信帶著二十萬大軍打楚國,要知道當時誰也沒有把握確定齊國就不會合縱出擊。後來王翦以六十萬大軍攻楚,顯然就是為了防備齊國參戰。
從現在的局面來看,歷史上蒙武和李信大敗於項燕是必然。秦國上上下下都被攻趙滅燕的勝利所矇蔽,以為秦軍無敵於天下了,再加上國內外的矛盾、危機堆積到一起,迫使秦王政不得不盡快發動中原大戰,結果卻遭到了一場慘敗。
“我不可能放棄代北,讓四十萬大軍全部南下作戰。”寶鼎給了朱英一個非常肯定的答覆。
“那麼武烈侯認為,此次中原決戰,咸陽能調集多少軍隊?”朱英問道。
“最多三十萬。”寶鼎搖頭道,“假如咸陽打算利用東南戰場牽制楚軍主力,那麼最後能投到中原戰場上的軍隊不會超過二十五萬。”
“武烈侯認為咸陽有多少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