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部分(3 / 4)

朱英追問道。

寶鼎搖搖手,“大秦武力強悍,而齊軍四十多年來沒有打過仗,去年他們打中原其實一直沒有碰到強敵,戰鬥力並沒有得到實質性提高,所以中原決戰不能以兵力多寡來衡量雙方的勝負,而是要考較雙方統率的用兵能力。”

“武烈侯擔心蒙武打不過項燕?”

寶鼎淡淡一笑,沒有說話。但願老天保佑,這一次蒙武和李信能夠聯手擊敗項燕。

“既然武烈侯擔心,為什麼不舉薦武成侯王翦?”朱英問道。

“咸陽不會答應。”

“既然如此,武烈侯為何不親自率軍趕赴中原作戰?”

寶鼎一笑置之。咸陽怎會答應?秦王政怎會讓自己去搶蒙武的功勞?

“武烈侯,這一仗如果打輸了,損失的不僅僅是咸陽,還有整個北方戰局。”朱英嘆道。

的確,這一仗假如打輸了,秦國假如丟掉了中原,咸陽到了萬分危急之刻,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也只有放棄代北,命令武烈侯率軍南下作戰,如此則北方戰局陷入空前危機。

我必須在代北再打一場勝仗。寶鼎暗自想到。

第369章 決戰之前

秦王政下令,馮毋擇、李信率十萬大軍由燕南戰場南下中原。王賁、麃浚率十萬大軍由代北戰場趕赴中原。

北方戰場四十萬大軍轉眼南下二十萬,剩下十五萬大軍鎮戍代北,五萬大軍鎮戍燕南,整個北方戰場就此轉入被動防禦。

新年之前,寶鼎在上谷逐鹿召集兩地封君和軍政官長,具體商議北方戰場的攻防策略。

與此同時,秦王政和中樞也在商討中原決戰一事。

此仗關係到中土命運,大秦命運,關係到統一大業能否完成,不得不傾盡全力。

首要之務就是這場決戰由誰指揮,中原戰場上的最高統率是誰。

武烈侯公子寶鼎是最佳人選,當初就是他運籌帷幄指揮大軍滅韓吞魏拿下了中原,此後又是他指揮中原軍民歷盡艱險戰勝兩場天災,贏得了中原人心。當中原陷入危機之刻,又是他從代北千里迢迢趕到中原,以重建韓魏之策一舉扭轉了危局,給大秦贏得了寶貴的喘息時間。

今日武烈侯無論身份、地位、戰績還是威望,都足以統率大軍指揮中原決戰,但他的功勳不能再加了,威望也不能再升了,假如再給他增加實力的機會,咸陽怎麼辦?這一次如果不是咸陽一而再再而三的妥協,尤其在基礎國策上的妥協,武烈侯會在軍隊的控制權上予以妥協?會在統一程序上予以妥協?會支援咸陽發動中原決戰,並任由咸陽一次性從北方戰場抽調二十萬大軍南下?

今日的北部邊疆綿延數千裡,北虜諸種陳兵塞外,虎視眈眈,形勢非常嚴峻。北方戰場之所以在非常艱難的情況下贏得今日局面,主要就是靠武烈侯的謀劃和四十萬大軍的強悍武力。現在咸陽一口氣從北方戰場抽調半數主力南下,武烈侯是否還能維持北方戰局已經是未知數了。

這時候,唯一能支撐北方戰局的也就是武烈侯。秦王政和中樞之所以向武烈侯做出妥協,這也是原因之一。放眼看看朝堂,誰有本事支撐北方戰局?誰敢於支撐北方戰局?誰主掌北方戰場才能讓秦王政和中樞感覺放心,以便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一門心思地去進行中原決戰?唯有武烈侯而已。

除了武烈侯,還有誰最適合指揮這場決戰?武成侯王翦。

軍中德高望重者還有桓齮,但桓齮打過敗仗,也老了,無論是戰績、威望和年紀,都不適合重新出山了。還有司馬鋅、白覽、公孫豹,他們也老了,而且屬於過去式,如果不是為了幫助老秦人重新崛起,他們根本不會重出江湖。

太尉麃公、中尉張唐和王翦、蒙驁都是同一個時代的人,但他們從未做過最高統率,也從未獨自指揮過大戰役,而且他們的年紀也大了,已經不合適指揮這樣一場關係到大秦命運的生死決戰。

最後還剩下一個蒙武。或許是因為蒙驁的光芒太過耀眼,蒙武雖然戰績顯赫,但才華不顯,而敗於李牧之手更是讓他聲名和威望遭受重挫。今日矮子裡面拔高子,能夠給王翦做替補的也只有蒙武了。

中樞一致舉薦王翦指揮這場決戰。

秦王政也傾向於王翦,這場決戰不能敗,也敗不起,所以這時候不能考慮其他因素了,哪個本事大用哪一個。

秦王政派使者趕赴頻陽,請王翦進京,請他重新出山。

王翦無論在國防策略上還是統一戰略上,與武烈侯的觀點基本一致,他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