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部分(2 / 4)

,馬上進行中原決戰的呼聲反而是越來越大。

武烈侯得到訊息,心情沉重。

秦王政和中樞的觀點事實上也沒有錯誤。從大秦目前的國力,從中土目前的局勢來說,讓咸陽暫緩攻擊中原,暫緩統一中土,集中力量進行國策變革,同時完成代北策略和西南策略,顯然不現實。

這基本上就是本末倒置。現在是統一重要還是開拓邊疆重要?有限的國力是用在統一戰場上重要還是用在蠻荒之地重要?取得中原決戰的勝利,摧毀齊楚兩國,帶來的不僅僅是統一大業,還包括富饒的土地和源源不斷的財富。相反,開拓邊疆,除了損耗國力還是損耗國力,對現在的大秦沒有任何好處。

中土不統一,沒有超強的國力,拿什麼去鎮戍邊疆?拿什麼去開拓邊疆?

秦王政和中樞需要統一的功業,更需要財富去緩解大秦所面臨的一系列危機,他們迫切需要進行中原決戰,而寶鼎和北疆統率們在此事上的目光未免過於“長遠”了,他們沒有站在秦王政和中樞的角度考慮他們所面臨的巨大壓力,只是一味地從國防戰略角度,從軍事角度去考慮,結果適得其反,沒有達到預期目的。

秦王政和中樞不是穿越者,他們只看到大秦國民目前已經難以承受戰爭所到來的巨大傷害,他們必須馬上解決當前的危機,至於中土統一後的事情,他們目前無暇考慮,即便做長遠打算,他們也有信心在獲得整個中土的財富之後,大秦軍隊有實力在南北邊疆同時陷入更大規模的戰爭的情況下獲得勝利,他們對外虜不屑一顧,他們認為南北邊疆的戰爭規模絕對沒有統一戰爭的規模大。

正是因為這種認識上的錯誤,導致統一後的戰爭讓國民們不堪重負,最終讓帝國一夜間轟然傾覆。這能歸罪於秦王政和大秦的文武大臣們嗎?他們在這個時代,這個時刻,怎麼可能會想到匈奴人也在這一刻崛起強大併成為中土最大的敵人?

寶鼎堅持自己的觀點,他反覆思考,權衡,還是認為自己的策略是正確的,雖然咸陽方面在兵制改革的大原則上、在統一的程序上正取得一致,自己所承受的壓力將越來越大,但他不想退卻,更不想妥協,他要堅持到底。

四月,寶鼎在代北戰場發動了主動攻擊,司馬尚帶著騎軍出無窮之門,與匈奴人爭奪鴻雁海的控制權,從戰場的側翼威脅大黑河和金河山一線。

匈奴人的大軍一部分進入閃電河一帶,向東胡人發動攻擊,其主力依舊在代北戰場上虎視眈眈。秦軍的主動攻擊讓匈奴人非常惱火,於是雁門的蒼頭河、平城一帶戰火再起。

寶鼎的意圖很明確,在戰場的側翼以騎軍騷擾匈奴人,迫使匈奴人在正面戰場上發動強攻,以自己的長處打擊敵人的短處,消耗敵人。

與此同時,燕南戰場也開始了攻擊。

公子扶蘇遵照寶鼎的命令,派遣李信率精銳主力向遼西方向攻擊。秦軍一路攻城拔寨,燕軍則一路後撤,試圖誘敵深入,但燕軍士氣低迷,有將領暗中投降秦軍,洩漏了軍事機密。李信隨即率軍長途奔襲,給了燕軍以重創。

盛夏來臨。

河北糧食豐收。變相的土地私有化終於初見成效,讓河北迅速從大饑荒的重創中恢復了過來。

督亢糧食豐收。去年底,寶鼎逼迫王翦發動攻燕大戰,這一刻其好處終於體現了出來。督亢的糧食不但可以幫助代北,還可以幫助更多的軍隊遠征遼西。夏糧收割後,章邯隨即率五萬大軍趕赴遼西戰場支援李信。

代北的墾荒屯田有了成果。去年的墾荒是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實施的,播種的土地有限,但這些播種的土地都收穫了糧食,這足以說明在代北實施墾荒屯田是可行的,只要播種的土地足夠多,耕種技術和灌溉設施都能跟得上,那麼代北不但可以養活自己,還可以給軍隊提供一定數量的糧食。有了這些自產的糧食,再加上咸陽方面的支援,代北大軍完全有能力長途遠征。

墾荒屯田結出了果實,代北人的信心有了。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寶鼎對墾荒常抓不懈,開墾的土地非常多,造成夏種的土地面積大為增加,但因為受制於諸種部落的抵制情緒以及轉徙人口對生存空間的爭奪,另外各方面的支援不足,代北又戰事頻繁,導致屯田的速度相當慢,距離沃野數百里的目標還差得太遠。

寶鼎這一系列的舉措讓咸陽也加快了控制軍隊的步伐。

河北土地私有化已經既成事實,咸陽權貴,豪門巨賈都從中受利,王國和地方也從中受益,民眾也從中受益,但它違背了大秦的土地制度,需要有人出面承擔責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