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2 / 4)

小說:龍的力量-南海揚帆 作者:開了

想象之中,中國軍隊在展開對印屬安達曼…尼科特群島的兩棲登陸戰之前,便進行了使用中子彈攻擊島上印度軍方要塞群的打擊計劃。大約有12顆1000噸當量的中子彈被中國軍隊部署在了其位於新加坡的軍事基地之內。

但是迫於國際社會的可能壓力和印度政府的核反擊,中國政府才最終停止了對安達曼…尼科特群島使用中子彈的預定計劃。結果由於準備不足,中國和東盟的登陸部隊果然在面對島上的堅固工事時,傷亡慘重。而當西線的印屬安達曼…尼科特群島兩棲登陸戰陷入僵局,而美國又極有可能介入巴厘島問題時,北京再也坐不住了,下令部署在新加坡的戰略空軍對叛軍的重要據點—新加拉加進行中子彈打擊。

在《惡魔之夜》中,兩位記者如同寫推理小說一般,將整個事件用他們的想象重新編織了起來。甚至中國空軍從新加坡起飛轟炸安達曼群島的戰機出勤記錄也被他們拿來作為證據,他們認定當夜從新加坡起飛的眾多戰機之中,至少有2架是攜帶有中子彈的,其中一架正是新加拉加屠殺的罪魁禍首。雖然存在著無數的硬傷,但是在中印戰爭之後席捲西方的“新黃禍“理論之下,該書仍在西方各國獲得了不錯的銷量。

不過也有好事者出來指出,雖然中子彈靠大量高能中子不僅能殺傷暴露在野外的人員,甚至能殺傷工事建築和坦克裝甲車內的人員。但是它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低當量,通常只要千噸級,有效作用半徑小,因為只有爆炸當量為1千噸和1千噸以下時,增強輻射武器的輻射殺傷半徑才大大超過同一當量武器的衝擊波破壞半徑。

一顆1000噸TNT當量中子彈爆炸時距爆心800~1000米處的核輻射劑量為同當量原子彈的20倍左右,但對人員的瞬時殺傷半徑可達800~1000米。即便算上後續殺傷,一枚中子彈也不可能有效的殺死新加拉加城內及其周遍所有的居民和游擊隊員。而在當天夜間所有的證據都表明只有一次爆炸,也就是說除非投下的不是中子彈,否則就不只是一次攻擊。

另外一個疑點出現在薛蘭州後面的描述之中,在進入新加拉加之後,薛蘭州和他的連隊很快被召回國內。在此後薛蘭州中士和他的戰友經過了長達12個月的“封閉式訓練”,在此期間按照他個人的描述:“每天都有數十名醫生對我們進行詳細的全面體檢,記錄下我們的心跳、血壓等各方面的資料。”如果真的是中子彈襲擊了新加拉加。那麼中國政府根本無須如此緊張,因為雖然是強行軍,但是從爆炸發生到進入城市內,薛蘭州和他的連隊在路上花費了近2個小時的時間。

雖然所謂中子彈是“乾淨”的核武器,是相對於原子彈和氫彈來說的,其實在爆炸後中心半徑4~7km以內(當量不同有所差異)再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其遺留輻射強度,無防護裝備的人體是無法入內的,但是在其中子流瞬間殺傷的較大半徑內其中子流轟擊原子產生的遺留輻射是比較輕微的,人短時停留是比較安全的。並且很快地輻射水平就會在相當短的時間內降到人體可以承受的水平。放射性同位素將很快衰變成穩定元素。也就是在1個小時之後進入中子彈攻擊過的區域理論上都是無害。

雖然《惡魔之夜》的作戰在此後極力的辯解說,當晚中國政府使用的是經過加強輻射作用的中子武器,而非傳統意義上的中子彈,但越來越多的疑點還是讓其難以自圓其說。不過在中美兩國的機密檔案沒有公開之前,世人仍然只有繼續猜測而已。

直到近半個世紀之後,人們才在中國軍方一些核心人士的回憶錄中得知,當天夜間美國軍方實際在新加拉加投放的是一顆首次運用於實戰的經過強化的第四代核武器—伽瑪射線彈。

根據工作原理和效能, 人們把核武器分為四代。第一代核武器是利用重原子 核 (如鈾…235和鈽…239) 裂變反應原理製成的原子彈,

也稱裂變彈。第二代 核武器是利用輕元素原子核 (如氘、氚) 在高溫高壓下發生聚變反應原理製成 的氫彈,也稱聚變彈 。

氫彈由初級和次級兩部分構成, 初級引發聚變反應, 次級則發生聚變反應 並引發重核裂變放出更多能量。

第三代核武器則是核爆炸驅動的定向能武器,除了了中子彈之外,還有核電磁脈衝彈、衝擊波炸彈等。而所謂“第四代核武器”

是以核子間的作用為基礎,但效能又不同於現有核武器的新一代核武器。一般認 為包括金屬氫武器、核同質異能素武器、反物質武器以及超鈽元素和超重元素武器 。

。。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