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新的戰場(二)下
很多年之後,全世界仍在為他們能夠意外的躲過21世紀初頁中美兩國之間那兩次幾乎就在爆發邊緣的核戰爭而唏噓不已。對於第二次中美核戰爭爆發的必然性,世人似乎都抱以理解的態度,但是對於2008年1月30日那次短暫的危機,大多數人都會第一時間得出中國政府神經過敏的結論。
僅僅是因為一個小小巴厘島的歸屬問題就將全世界推向毀滅的邊緣,這的確是普通人難以理解的一個命題。難道中國的高層真的是如此在意這一個風景如畫的島嶼嗎?仰或是位於北京的中國領導人在當時對自己的常規軍事實力正處於極度不自信的狀態呢?
結果當然都是否定的,對於擁有龐大疆域和政治版圖的中國而言,巴厘島本身的分量實際上是無足重輕的。對於與同樣準備不足的美國軍隊在印尼打一場有限的區域性戰爭,中國軍隊也已經作好了不怕犧牲和克服萬難以奪取勝利的準備,在半個世紀前的朝鮮戰場,中國人曾用血肉之軀在風雪中戰勝了不可一世的美國和其僕從國聯軍,在今天中國軍人實際上更無所畏懼。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靠量,在當時的中國實際上卻已經沒有了選擇的餘地。中國必須阻止一場與美國軍隊之間的直接軍事衝突在南太平洋發生。理由很簡單,作為兩個具有影響力的大國,一旦戰幕開啟那麼不令對手屈服、後撤,戰爭將永不會結束,只有逐步升級。
美國海軍雖然只有一個勢單力薄的航母戰鬥群部署在戰區附近,但在他的身後是遼闊的戰略緩衝—澳大利亞。而在中國背後卻只有一個仍處於內戰邊緣的印尼和仍對美國保有好感,而首鼠兩端的東盟。戰爭一旦打響,巴厘島這個彈丸之地將會在整個東南亞形成恐怖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一旦巴厘島被美國納入了勢力範圍,那麼中國將失去整個印尼2/3之上的領土,印尼的華人政權的崩潰將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作為中國在南太平洋對抗美國侵蝕的防波堤,一旦失去了印尼,整個南中國海也將處於美國的兵峰之下,由於印度的威脅而倒向中國的東盟各國之中,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三國很可能會第一時間重回美國的懷抱。
屆時中國政府多年構建的東南亞勢力圈將重新回到20世紀末期的情況,中國的防線將再次回到瀾滄—湄公河一線,艱難的保住在緬甸和原印###地區三國:越南、寮國、柬埔寨的影響力,那麼不僅在此之前中國政府花費無數人力、物力才形成的中國—東盟經濟互動將會成為泡影,在未來的數十年裡中國的經濟更為因為缺乏來自東盟地區的原料供給和產品需求而陷入停滯不前的狀態。為了能夠在21世紀帶給中國繁榮和富強希望的環南中國海經濟圈,中國實際上已經被逼到了懸崖之邊。
止戈唯美,面對表面上對東南亞的事務聽之任之,重新回到孤立主義,但實際上卻早已為中國準備好一系列陷阱的華盛頓,中國此刻唯一可以制止戰爭的只有手中的核大棒。只有一場註定了結果只有彼此毀滅的戰爭才沒有人會去嘗試,面對中國的核動員,美國政府只有選擇暫時的退讓。
如果說美國政府對巴厘島還有擔心的話,那麼就是出現令白宮最為尷尬的結局—中情局的高階官員被中國俘獲。美國政府此前為了打擊昔日印尼政府,以便介入這國國家的內政,利用中央情報局自編自演的巴厘島爆炸案。在諸多的宣傳中將印尼塑造成了一個激進穆斯林的聚集地,東南亞的阿富汗,基地組織的南翼。那麼對於同樣高舉反恐大旗的中國,美國政府實際上是無可指責的。
一旦在戰鬥中有大量美國僱傭兵和中央情報局的僱員被中國士兵俘虜,而在全世界的鏡頭前出現,侃侃而談的話,本屆美國政府反倒會陷入最為空前的信任危機。作為一個披著民主外衣的超級大國,有些時候美國政府還是不得不顧及一下自己的顏面的。所以既然選擇了退讓,那麼在島上所有美國公民都必須要消失,至少是意識上的消失,因為一具死屍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即便他的身上帶有足夠證明他身份的證據,一具死屍還是一具死屍。
當然同時美國也要在進入核動員狀態之下的中國,展現他強大的技術優勢。先進的隱身轟炸機、威力強大的超大型鑽地炸彈,這還遠遠不夠。既然中國人鍾情於核武器,那麼就讓他們見識一下,美國核武庫中的新寵吧!
作為擁有世界最大核武庫的美國,實際早在20世紀末期,冷戰勝利之後就已經開始厭倦了透過增加核彈頭數量來增加那再已無可復加的威懾能力。畢竟世界毀滅一次和毀滅十次在本質上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