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2 / 4)

思。

汪精衛寫給孫中山的《致南洋同志書》中寫道∶

“吾儕同志,結義於港,誓與滿酋拼一死,以事實示革命黨之決心,使灰心者復歸於熱,懷疑者復歸於信。今者北上赴京,若能喚醒中華睡獅,引導反滿革命火種,則吾儕成仁之志已竟。……

此行無論事之成敗,皆無生還之望。即流血於菜市街頭,猶張目以望革命軍之入都門也”。

這說明,汪精衛刺殺清政府高官的設想,並不著眼於暗殺計劃本身是否成功,而是著眼於用鮮血回擊同盟會領袖是“遠距離革命家”的譏諷,挽回民眾對革命黨的信心。

這裡,我們要提一下肅親王善耆了,就是前文我們提到過的告袁世凱黑狀的愛新覺羅。 善耆,他時任民政部尚書,統領全國警察機關,這次負責刺殺攝政王一案。

此人應該說表現很是機敏,他看出了汪精衛唯求一死,於是向攝政王進言,說姓汪的其實就是想死,並以此來鼓舞他們本來已經沉淪計程車氣,咱們爺們不能上他的當啊。

載灃此人本就不是那種暴虐之人,聽了善耆的話覺的有理,於是命善耆酌情寬大處理,以彰顯朝廷的仁德之心,於是誰也沒想到的判決結果出現了——汪、黃二人都被判終身監禁。

善耆不老糊塗嗎?人家汪精衛捨死忘生刺殺攝政王,其“喚醒民眾,重樹形象”的目的已然達到,這時候你殺了他,既符合法律又能震懾革命黨,何樂不為?你這樣假仁義,結果只能被革命黨認為是軟弱。

其實,善耆看到汪黃二人在法庭上大義凜然,同時又讀了汪的一些文章,頓起愛才之心,作為清廷皇族,他又何嘗不希望國家富強呢,他又何嘗不希望自己的陣營中多一些汪精衛這樣智勇雙全的青年才俊呢, 於是善耆以親王的身份,多次去看望獄中的汪精衛,並與汪展開了一系列很有見地的對話,

肅親王認為效法西方的*政體並不一定要用暴力方法推翻皇權統治,何況現在政府已經預備立憲了,什麼事都有過程,為什麼不能看到政府的進步?三*義是十分狹隘的,為什麼不能五族(滿蒙回藏漢)共存,非要搞民族對立,搞排滿興漢呢?現在列強虎視眈眈,你們這麼搞,徒增國家混亂,於民何利?而汪精衛認為現在載灃搞的這套假立憲根本不是向西方*政體過渡,反而是將更多的權利向皇族集中,因而不能幻想著皇族會主動的交出權力,必須要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制,建立真正人民當家作主的共和國。

兩個人觀點雖然尖銳對立,不可調和,但透過一系列對話,二人都向對方展示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及政治頭腦,以至於後來獲釋的汪精衛評價善耆,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而善耆則說,我如果不是皇族,我也叛變革命黨了。

在獄中之時,汪精衛始終沒有放棄他的革命理想,且堅定的拒絕了來自善耆的遊說。

當有一日,有人給他送了十個雞蛋,其中一個上寫了一個小小的“璧”字,他知道已經脫險的陳璧君又冒險回來了,百感交集中,想起兩人都熟讀的顧貞觀金縷曲,匆匆改寫後答覆陳:

別後平安否?便相逢淒涼萬事,不堪回首。

國破家亡無窮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離愁萬鬥。

眼底心頭如昨日,訴心期夜夜常攜手。

一腔血,為君剖。

淚痕料漬雲箋透,倚寒衾迴圈細讀,殘燈如豆。

留此餘生成底事,空令故人潺愁,愧戴卻頭顱如舊。

跋涉關河知不易,願孤魂繚護車前後。

腸已斷,歌難又。

由此,陳璧君終於被汪精衛所接納,這段在戰鬥中結成的革命友誼,終於轉化為汪陳之戀,而這段戀情竟然在最後被倔強的陳璧君演繹的曠爍古今,這是後話,我們以後再提。

最後,我們以汪精衛在獄中所寫的《慷慨篇》中的四句作為本節的結束語,讓我們在這英雄的詩篇中一起回味那個波瀾壯闊的年代:

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九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歲月的車輪終於駛入了公元1911年,農曆辛亥年,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大事——辛亥革命,本節將和大家一起去體驗山雨欲來的中國

大家還記得之前咱們說過的同盟會分裂吧,1907年的事,孫中山的領導地位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削弱,這件事的導火索固然是“孫中山貪汙”事件(此事真偽難辨,故不加置評),但單有導火索,如果沒有炸藥包的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