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部分(1 / 4)

小說:將血 作者:

心中勝算幾何?呵呵,也好讓下官跟著高興一下

趙石瞅了他一眼,這個問題有些愚蠢,料敵機先,未戰便能握有勝算的戰事不是沒有,但絕不會是將要到來的金州之戰,他方才說的句句是實。並無任何誇大的地方,尤其是如今利州大亂,賊匪情勢不明。能有多少賊人來攻金州都不知道,更別說賊人之戰力了,若來個數萬人馬,又缺衣少甲的,他有信心正面交戰便擊潰對方,若是人數上了十萬,即便是用人添,也就夠他頭疼的了,更別說出現的其他變故了,只這兩點。就已決定了此戰只能臨機應變,不會有任何勝算在手的。

不過都是自己人,他到也不雲訌;這些。但話說回來了。有些話也不必細說。不然回飛,們,在皇帝面前亂說一通,不準就惹出什麼麻煩來,所以人還是要糊弄一下的,說不得微微一笑,“這個成算嘛,當有七八分若是金州上下同心協力,眾志成城,勝算當在九分。”

李師雄連連點頭,心裡卻是暗道,這話看來是一定得傳給陛下的,這是在給人家自己留退步餘地呢小若事有不協,自然金州上下就不是那麼同心協力了。

接下來,趙石話鋒一轉。又多問了幾句如今京師形勢,李師雄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了。兩人也確實不是什麼外人,他也就不藏著掖著,中間再夾雜著一些聽來的或是自己的判斷,將長安現如今的局勢到也說了個七七八八。

原來,在蜀中之亂傳開之際,便有人上書言立儲之事,其意不言自明,當年三十萬大軍伐夏,兵敗之後,眾議洶洶,逼得宣武皇帝退位,殷鑑不遠。也就不難猜測此議的最終目的了,不過這也只是傳聞罷了,誰也不知真假,所以也未鬧出什麼風波來,也許有,但那個層面的爭鬥還不是種師雄可以於聞的。

再有就是彈劾楊感任人不明的事情了,此事卻是鬧的沸沸揚揚。上書的是御史臺的人,但這禁不住有心人查探。那人卻是如今兵部尚書李承乾的同鄉,兵部尚書與同門下平章事楊感不睦那是人盡皆知之事。這是典型的政爭。

老一代的人佔住個置代的權貴想要上進,根本沒什麼道理可講,而同門下平章事楊感這兩年也是頗受攻許,無他,只因一朝天子一朝臣爾,而選擇這個時機,也是有提早替皇帝找一個夠分量的替罪羊罷了。

不過作為四朝老臣,也不是說笑的,也不用自己說話,當即便有許多朝中重臣上書維護,兵部更是備受攻許,蜀中戰事不利,兵部哪裡還跑得了?如此一來,李承乾也算是引火燒身。弄了個焦頭爛額。

最終那上書的御史灰溜溜的被貶往外方。李承乾也被罰俸一年。不過也不是沒有效果,同門下平章事楊感上書請罪,其實已經露出了歸老之意。若是早些時候,恐怕景帝李玄謹也就順勢答應了,但在這個時候,為穩定朝局,卻只有下旨撫慰,不過楊感年紀雖老,心裡卻和明鏡兒似的,借勢便說自感老邁,精力不濟,堅辭樞密使之職,皇帝這裡挽,之再三,才應允了下來。

如此這般。從朝局角度看。也算是皆大歡喜,楊感自己徹底與蜀中戰事撇清了干係,皇帝這裡也已經漸漸消弱了老臣們對朝政的影響。雖說外間謠言越來越烈,戰事也不順利,但只就朝局來看,這個登基方兩年的皇帝卻是比之前的任何一刻都要來的強勢了。

趙石聽來聽去,覺著長安鬧出的幾場風波並不如何險惡,反正比之當初太子謀亂那一晚可是差的多了,不過這也平常。遍觀當初奪位諸王,也就是廢太子李玄持和魏王李玄道兩人還算有些模樣,其他的人不過是陪襯罷了,如今廢太子被囚在西山,魏王李玄道離的兵權也是如魚離水。起不了大多的風浪了,其他人嘛,再要起別樣的念頭,恐怕就是取禍之道了

想到這裡,思緒慢慢離了長安,轉回到金州,金州兵少,就算將所有兵車湊到一起,也不過萬人而已,還有這許多州縣糧倉需要守護,可用之兵著實可憐,這一仗並不好打,看來還需和陳祖,種從端兩人商議一下

正想的入神間,旁邊的李師雄笑著從袍袖佩取出一封書信來,“大人,此乃家書,之前未予大人。是不想亂了大人心神,呵呵,其實下官早想恭喜大人一句,聽聞府中侍妾已經有了身孕,待得大人凱旋之日,又有添丁之喜等著大人,如此雙喜臨門,下官那時上門討上一杯水酒應不為過吧?”

這下趙石愣住了,有了身孕?那也就是說是有孩子了?這個他可是真沒任何準備,侍妾?那自然說的是府中的惜紅了,因為府中女人雖多,和他發生關係的也就是這麼一個,本來兩人相處時日也已不短。但他忙於公務,在府中的時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