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感謝好友壬女吉祥的粉紅票支援!作者撿貝拾珠在此表示衷心感謝!!!順便和大家打個招呼:拾珠新書,求首訂及各種票票!謝謝!】
【預告:今日雙更。第二更在下午5點左右。】
……………………………………………………………………
“你還認為是好事呀!”郝蘭欣皺皺眉頭說:“過去給人溫鍋的時候,總髮愁。不知道買什麼好。貴了,買不起;賤了,又怕人家笑話。我不想因為咱家溫鍋而讓別人發愁。咱家裡現在什麼也不缺,白讓人們花趁子錢,還不如不溫的好。”
田青青:“你要是覺得人們花錢多,破費了,咱把飯菜搞得好一些,讓人們吃的滋潤些,走的時候,再讓他們帶回一些去,這情不就補回去啦。”
郝蘭欣搖搖頭說:“酒桌子上剩不下東西。要讓人們帶,得單另預備。說起來,這是兩破費的事。”
田青青聽話聽音兒,知道母親又心疼錢了。便笑著說:“這樣吧,媽媽。溫鍋的東西我預備。你們拉出單子來,我按著去買。不過,我買的貴了,多了,你們也不要心疼。我不花你的錢,用我倒賣雞蛋的錢買,怎麼樣?”
“你手裡還有錢?”郝蘭欣驚奇地問道。在她印象中,女兒把錢全給她了。
“有啊。”田青青詭譎地一笑,仰著小臉兒調皮地說:“你不是說了嗎,倒賣雞蛋的錢不讓我交給你,用來供著家裡吃雞蛋。我就按你的說法,專款專用了。
“可是,咱家吃不了多少雞蛋,根本用不了。我就放著,預備著倒賣不了雞蛋的時候用。這好幾個月下來,攢了不少點子呢。”
“你手裡有多少錢呀?”郝蘭欣欣喜地問。
聽說女兒手裡還有錢,郝蘭欣高興起來。蓋完房子壘完院牆以後。她手裡的錢也剩的不多了。這也是她不願意溫鍋的一個主要原因。如果女兒手裡還有錢,正好借來以用。
田青青“嘿嘿”一笑,賣了個關子:“不給你說。反正準夠這次溫鍋的。你和爸爸商量商量,需要買什麼東西給我說一聲。我想添什麼菜。你們也甭管。咱不就蓋這一次大房子,溫這一次鍋嘛。搞得豐盛一些,給大家留個口唸,你和爸爸也風光風光。往後哇,你們就揚眉吐氣地過日子吧!”
郝蘭欣被田青青說的眼睛發潮,動情地說:“閨女兒,這個家還不都虧了你!媽媽心中有數。”
田青青一看勾起了母親的傷心事,忙“哏哏”笑著扭轉氣氛:“媽媽,我是你的女兒啊,咱是一家人。一家人還分你呀我的呀!”
郝蘭欣點點頭:“那,我和你爸爸商量商量,定個日子,看看都請誰。”
日子很快定下來了,在十一月十六的中午。請的範圍就是自己一大院裡。也就是田金河的老哥弟四個及其兒子。再就是叫上小隊幹部,以後有什麼事好有個照顧。大家都是這麼著,田達林也不能例外不是。
“十六、七個人,一張桌子坐的開嗎?”
郝蘭欣問田達林。
日子定下來了,一家三口:田達林、郝蘭欣、田青青,共同商量起溫鍋事宜來。
田達林:“嗯,要不放兩張吧。太擠了不好。”
田青青不解,忙問道:“怎麼會十六、七個人呢?我算計了,光咱院裡的大人孩子,就五十來口子哩。再加上小隊幹部,我還打算叫上金霞姨一家子,得六十多口人。擺六桌都滿滿的。”
郝蘭欣笑道:“各家都是男的來坐席。女人和孩子都不來。”
原來,這個時候還不興女人、孩子上酒席。即便紅、白大事全管飯,也是男人在酒席上吃喝,女人、孩子在一邊兒吃大鍋菜。如果有事請客,也都是男人到場。
像這種搬新居溫鍋。本彎兒當院兒的,多是夫婦倆一塊兒來。女的象徵性地問問有沒有要做的事,坐一會兒,然後走開,回家照顧老人孩子去。都不在事主家吃飯。
田青青聞聽又是感慨萬端:想起前世現代,像這種情況,一般都是掏一份禮,一家大人孩子都去吃,恨不能把掏出去的錢雙倍吃回來。事主家藉機撈錢,隨份子的氣不忿兒狠命吃喝。搞得風氣越來越壞。
這個時代物資雖然匱乏,但風氣相對來說要好得多。怪不得母親說讓人家破費,還真是的:送的東西雖然不多,一個人絕對吃不回去。
“要是這樣的話,那,老五奶奶來不來?她可是咱這院兒裡最大的輩份了。”田青青問道。在老人的行列裡,她與老五奶奶最說的來。
郝蘭欣:“不來。她寡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