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3 / 4)

小說:金錢統治 作者:巴喬的中場

戲劇,叫做《我愛我家》,之所以長盛不衰,是因為國人對家庭的習慣:國人早就習慣於被固化於土地,更希望被固化於家庭。

美國居民源自新大陸移民,漂泊可以是一種習慣,貝克爾甚至可以在《家庭論》裡用數學公式證明“成家、結婚、生子”的收益、成本。因為,對西方經濟理性來說,這些確實都可能以成本收益來計算。

中國,不是美國。

對國人而言,家庭不是可有可無的經濟損益,而是一個必需品,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開始和最終歸宿,房子則是安身立命的基礎。

有人說,北京、上海是全國最繁華的地區,所以,大家都會在這裡買房,房價應該漲。

有人說,省城是全省首善之區,全省的人都會向這裡擠,所以省城房價應該上漲。

有人說,地市的有錢人都會往市裡擠,所以地市的樓價應該只漲不跌。

縣城的人說,全縣的人都會往縣城裡擠……

以此類推,村裡大致只有一兩個小賣部,小賣部本身可是區域商業中心,所以,小賣部周邊房子的價格應該照樣飆升。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一章 金融,誰主沉浮(8)

最後一個邏輯荒謬嗎?如果荒謬,憑什麼又認為前面幾個邏輯不荒謬?莫非中國有錢人實在是太多了,連鄉鎮的房子都被有錢人炒起來了?

中國房價飆升的背後,另有其因。

房地產,尤其是所謂高階樓盤、中心地段應該高價,這沒錯;甚至多數人都不應該在繁華鬧市區購買房產,這也沒錯。不過,如果連縣城、鄉鎮的房價都在飛漲,中國人口再多,也沒到這個份上吧?

推動房價上漲的,不僅僅是開發商,開發商要有這麼大能量,早改行當強盜了。只是開發商在前臺表演,更為刺目罷了。

中國土地市場分為兩級,唯一能控制一級土地市場流轉的,只有地方政府。地價高漲,最大的受益者,不只是開發商,還有地方財政。只有財政收入提高才能有政績,才能推動地方基礎設施建設,才能在領導面前倍兒有面子……

不過,政府有很多種,比如,中央和地方。

都是政府,差別其實很大,中央政府的角度是全域性,從公共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政治家更關心民生,需要考慮的最基本因素根本不是財政收入,而是獲得全民支援。雖然,中央政府政策也是地方政府力量博弈的結果,但如果一件事搞得民生鼎沸,就是再賺錢,也必須整頓。

地方政府的激勵其實很傻、很天真:地產漲價,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搞搞面子工程。

地方政府也是政府,不是個體工商戶,在關注城市面貌的同時,更要關注地方產業競爭力,只有各地產業有所突破,全國才能有所突破。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全國各地都是地方,如果大家一起改行做地產生意,雖然很有“錢”途,卻會毀掉國計民生。

搞搞城市建設也不是不可以,但必須依靠經濟發展帶動城建,而不是把這個邏輯反過來。一個城市,經濟發展和城建並不絕對成正比,如果城建過度消耗財政資金,樓能起多高,經濟發展就有多緩慢。

無論國家還是家庭,很顯然,錢就這麼多。都去買房了,其他的所有事情,就必須排隊。中國的房子再漂亮,也只能是本地人買、本地人住,指望全國各地住滿外地人甚至老外,還不如指望變形金剛蒞臨中國更現實。

說穿了,土地還是原來的土地,並無半分創新,房價漲跌不過是財富分配遊戲,在貧者和富者之間、在政府和公眾之間,獲益的永遠是富者和政府。“天下之利,不在官,便在民”,指望地產創造輝煌還不如去印刷貨幣來得實在。

然而,對國人來說,家,是纏住你心的根,是遠離時永遠的回程票。如果一個社會,尤其是絕大多數人都要為房產付出幾代人的積累、揹負幾十年的債務,整個民族莫非都在為地產這一個行業而負債?

年輕人,尤其是剛剛進入城市的年輕人,他們沒有過多的積累,也就必然會對整個城市望而卻步,如果對任何一種希望都望而卻步,整個城市、整個國家的希望又在何方?

然而,他們,才是未來社會的中堅。

有人說,住不起市區,可以住郊區,住不起郊區可以住廉租房,廉租房都住不起,還可以住地下室……

畢竟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不可能每個人都成為精英。高房價把年輕人壓進了地下室,如果所有人都終日為棲身之所在打拼,那國家還能有多少未來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