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私藏銅材,雖然可以偷偷鑄幣,但風險實在很大,私鑄貨幣確實減少了許多。
然後,他把莢錢定為法定貨幣,推行三銖錢,把鑄幣的好處全都摟到自己腰包裡了。三銖錢本來就是一種不值錢的“錢”,但劉徹的行為充分說明,沒有最不值錢的錢,只有更不值錢的錢。
他又發明了更不值錢的錢——“白金幣”。
白金是銀錫合金,按實物估算白金幣幣面值是實際價值的9倍。皮幣就更離譜了,所謂皮幣就是一張一尺見方的白鹿皮,值40萬錢。
胡亂指定幣值,不對;但是,統一貨幣,並沒有錯誤。
無論有多先進的武器,如果世界上只有一個人,除了超人,想要活下去基本上都是不可能的。
一群人,想要在世界上活下去,先別說人類內耗,就是每個人各自為戰,恐怕大家也是活不長的。活在這個世界上,還是要靠集體,靠信任。統一鑄幣,就更是要靠信任,誰更值得信任呢?雖然封建帝王也常當強盜,但朝廷比一般商鋪長命,因此只有鑄幣權統一於國家,信用才能穩定。
隨著經濟發達,統一貨幣的要求會不斷增強,中國漢代富戶還可以自己造兩個銅錢,當代,就是比爾·蓋茨的欠條在美國也不如美金好使。統一貨幣的實質,是以國家信用替代商業信用,世俗權力才能集中力量對抗自然、對抗異族。
可是,如何統一,漢武帝說了不算。
可以規定交換比例,甚至可以殺掉不服從的人。
然而,若天下人都不服從,莫非要殺光天下人?既然不能殺光天下人,就是秦皇漢武,也要服從貨幣天道。”
由此,富豪盜鑄白金幣成風,至少劉徹只是沒收銅,沒有沒收銀。因為,銅在百姓而銀在官家。劉徹來自鑄幣的收入迅速減少,雖然刑罰很嚴厲(坐死者數萬人),但900%的利潤率確實太高,大家仍舊前仆後繼。
終於,劉徹自己也感覺到這種辦法行不通,在貨幣面前,偉大的漢武帝終於低下了高貴的頭顱,開始鑄行“五銖錢”。五銖錢是中國貨幣史上一個重大突破,皇權在貨幣規律與剝奪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加之劉徹已經壟斷了銅的生產及存量,基本上五銖錢在劉徹當政後期能夠成為一種穩定的貨幣。
第一代官營壟斷企業
自戰國起,鹽鐵生產就是賺錢的買賣,最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也不可能自己從地裡弄點鹽、鐵出來,這些東西還是需要買的(非編戶齊民所能家作,比卯於市)。嬴政統一中國後,將鹽、鐵商人弄到咸陽附近,好歹算是給了個京城戶口,並且沒禁止私營。
這一切到了劉徹手裡就走樣了。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二章 西漢的財富(1)
西漢有很多富人,比如齊地的刀間。齊地有個不好的風俗,就是鄙夷奴僕,刀間沒有這個習慣,一律收於門下,利用他們製造和販賣生活必需品——鹽。顯然刀間屬於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史記》記載他“上爭王者之利,下錮齊民之業”。鹽商只是先富起來,但鐵商就更具挑戰性了,因為鐵商既然可以鑄鐵質農具,當然也可以鑄錢,而且還可以鑄刀槍,像鄧通,他居然富裕到“鄧通錢亦盡天下”。
劉徹始終覺得自己很窮,主要是他比較猛,擺平匈奴後又出使西域,雖然留下很多傳說,但錢確實不夠花。
劉徹終於想到鹽鐵生意,他做生意的方法比較特殊:我做,就不准你再做。
劉徹首先宣佈,山海是天地賜給皇帝我的(山海,天地之藏也,皆宜屬少府),鹽鐵生意只有皇帝才能做。對劉徹來說,鐵比鹽更重要,因此劉徹允許民間生產鹽,但一律賣給他的下屬企業,鐵則由他產、供、銷一條龍服務(最初被劉徹看上的還有釀酒業,後被廢止)。劉徹派東郭咸陽、孔僅和桑弘羊主持鹽鐵專營,提出改革方案。這個方案實在是沒找到,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刀間、鄧通這類鹽鐵商從此在史書中消失了,換之出現了一批鹽鐵官,據說劉徹有50個鐵官,36個鹽官。
鹽鐵專營,劉徹並沒有關心國計民生的意思,他很直白地表示,這是為了緩解自己的財務困境(邊用度不足,故興鹽鐵)。鹽鐵專營殘酷打擊了工商業,失去了高利潤龍頭行業,漢代工商業從此走向沒落。
可以說劉徹締造了第一批壟斷型皇帝所有制的企業,當然這些地方的生產效率很低,生產出來的很多鐵器甚至不能使用,連割草都嫌鈍(割草不痛),於是就硬性配給,強迫購買(或頗賦於民),鹽鐵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