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了一款遊戲,我不確定是不是植入廣告,但給了好幾個特寫鏡頭。我沒見過那樣的遊戲,像是上個世紀的產品,像是畫素描繪的遊戲畫面,但卻又是3d的。”
“我也看到了,那絕不是一款老遊戲,很明顯,因為它支援xbox手柄賬號登入分屏進行遊戲。”這個玩家的推理能力還行。
“別猜了,我已經和cbs電視臺打電話問過了,這款遊戲叫做《萬物起源》,喔……可怕的名字。”
“我在動視官方網站上看到它了,將會在聖誕節那天發售,另外,這是一家中國遊戲公司的作品,我覺得如果在這款遊戲裡我們有可能遇到中國玩家,我在《巫妖王之怒》裡面遇到過他們。”
“我也看到了,它已經有了自己的官方網站,可以看到更多的遊戲相關資訊。”
“我知道這家公司,fisoa!我大概兩週前才在電視上看到過他們的廣告?我記得他們的logo,很有特色,是一條魚,藍白相間的。”
“你是說電視廣告?那可得花不少錢吧?”
“他們上個月在推廣自己的另一款產品,是一款像是rota那樣的遊戲,還有一個遊戲平臺,就steem那樣的,可以購買遊戲。我試用了一下,遊戲已經有不少了,雖然沒有steem那麼多,但他們的平臺提供了很有趣的功能,比steem似乎要好用一些。”
“是嗎?什麼有趣的功能?”
“有一些可以交易的虛擬道具,賬號還有等級,一些遊戲可以解鎖成就,獲得徽章,官方的討論社群群組,以及一個叫做創新工場的功能。天吶,被你這麼一問我才意識到,他們功能做得相當龐大。”
“嘿,我玩過fisoa的遊戲,《求生》你不知道嗎?我也曾被朋友推薦,特別好玩,就是在上面說的創新工場裡,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mod,可以直接下載安裝,你不知道現在美國有很多人在玩這款遊戲嗎?”
“等一下,有人可以介紹一下那款像rota一樣的遊戲嗎?是網路遊戲?有官方的伺服器和很多玩家在裡面匹配對戰?”
“是的,【na。offe】,給你他們的官方網站,檢視資料下載遊戲,也可以透過他們那個fg平臺登入。”
“好的,非常感謝。”
……
在青魚網路和動視各自的廣告開始投放之後,fisoa這家公司的名字開始被越來越多的北美玩家們認識。
花了錢畢竟還是要有些效果才是。
之前和那麼多公司談妥的遊戲陸續完成對接,登陸平臺,青魚網路直接開啟了迎新促銷活動。
聖誕節都還沒來呢。
當然這需要和遊戲廠商提前郵件溝通,好在很多公司都算通情達理,願意少賺一些,這種情況各自承擔一部分損失,青魚網路也相應降低了一些銷售抽成。
相對上市時間較近,體量比較大的遊戲相應的折扣比例會比較低一些,普遍維持在20%到40%之間。
而一些老作品本身已經不太賣得動的那些,玩家開啟平臺直接蹦出來一個綠色的…60%,甚至…75%,原價25。99美元,現價6。49,讓人根本把持不住。
有些廠商青魚網路壓根兒就沒問了,比如take…two旗下的rockstar games的《俠盜獵車手4》,12月份全新上市,沒道理打折。青魚網路的做法是,直接不在這些遊戲上面賺錢了,甚至一定程度賠本也是願意接受的,每賣出一份,給rockstar games的錢,該多少是多少,折扣就完全自己承擔。
因為幾乎都是四十美元以上售價的遊戲,在那些老遊戲身上賺的錢可能還不夠它們賠的。
對於大多數網際網路行業的領域,一家企業在進入初期,肯定是最燒錢的,大把大把的資金投入進去,甚至很多人在如何實現盈利一點兒譜都還沒有的時候,就願意花錢先把使用者養著。
只要使用者能留下來,就有盈利的希望,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錢從哪兒來?融資唄。a輪b輪h輪z輪,一輪一輪來,總有人和你一樣看好這個專案的前景。
青魚不需要融,但很多東西是相同的,砸錢,積累。
對於線上商店來說,要迅速培養出自己的使用者群體,沒有什麼比超強的折扣更有吸引力。
中國的廠商們尤其擅長吸引使用者。
夏青魚對運營部門下達的硬性命令是,steem和fg上都有的遊戲,fg絕對不能比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