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了,希望能穩定住軍心。
匈奴軍一敗再改,反而激起了部落首領們的憤怒,此時他們又在漢地,能往哪裡逃,不怕被李勤追上麼?落單逃亡,危險更大再說劉九又沒死,萬一回了草原後,報復背叛他的人,那豈不是更糟,打不過李勤沒關係,總能逃掉性命,可是被劉九打,那就是真要命了!
一個小部落的首領道:“大王,用他們漢人的話來講,勝敗乃兵家常事,咱們和漢兵打,向來是勝多敗少,今天雖敗,和以前相比,不過是打個平手而已,再說我軍又處在攻勢,是來他們漢家的地盤上開戰,他們又沒打到草原上去,說起來還是我們在贏呢!”
首領們一起點頭,都勸劉九不用難過,小敗而已,實力尚存,怕什麼,只要大家能活著回去,早晚有捲土重來的一天。
劉九道:“好,大家說得好。但咱們這口氣一定要出,還去西域,反正離這裡又不遠,出了北地郡便是,咱們無論如何不能空手回去,其中道理,你們是明白的,不用我多說了吧!”
首領們一起點頭,越是吃了敗仗,越是不能空手回去,要不然別的部落聽說九帳部實力大敗,非得趁機來撿便宜不可。
劉九道:“不要停,去西域,馬上,馬上。要是我沒料錯。李勤天亮必來,他狡猾,可咱們也不笨!”
第193章 董卓受驚
做為草原上傑出的部落首領,一代梟雄,劉九臨敵的經驗豐富,他在與李勤的作戰中接二連三地失敗,並非他打仗不行,而是扶角軍一來過於強悍,二來與普通漢軍作戰方式不同,劉九面對扶角軍這種“新式漢軍”,毫無經驗可找,倒是不能說他多無能,只能說他還沒有找到對付扶角軍的方法,僅此而已。
但劉九既然知道了扶角軍不好對付,又有大批的漢軍作輔助,那麼他不得不提起十二分的注意,他半輩子盡是追著別人打了,現在卻被李勤追著打,他當然知道該怎麼躲。賈詡天明過來打匈奴軍的方法雖好,可劉九卻是明白,因為他也幹過相同的事,換了別人有可能被賈詡算計了,可換了是他,卻正好可以躲過此劫,至少是這一次的劫數,他能逃得過去。
匈奴兵又累又餓,可是劉九要求全速行軍,士兵們也知未脫離險境,倒是沒有抱怨什麼,都跟著劉九,繼續往西邊退卻,幾乎是把所有的力氣都使了出來,就好象跑過了今晚,就不想明天的事一樣。
一夜馬不停蹄,匈奴兵一口氣跑出八十多里地,這個距離無論如何不能算是近了,再怎麼著也能把扶角軍甩開。劉九派出匈奴兵從原路返回去查探,匈奴兵回報說五十里之內,沒有扶角軍的蹤影,劉九這才放心,如果換做是他,敵軍撤退得這麼遠了,那麼他也是不會再追擊的,李勤是個明白人,應該也不會再追來了。
到了條小河,劉九命令士兵下馬,在河邊休息,士兵吃飽,同時將養馬力,他們出來雖急,可仍舊是每人雙馬,多出來的馬不僅可以換乘,也可以提供肉食,給匈奴兵充飢。
直休息到天色過午,劉九這才又派出匈奴兵,去看看後面是否有扶角兵跟來,他估計跟來是肯定的,但也只能是小股扶角兵尾隨監視,不會有大隊來的。
可大半個時辰之後,匈奴兵跑了回來,告訴劉九,扶角又追了上來,卻不是小股的斥候軍,而是大軍齊來,看人數差不多有兩萬人,並且是由李勤親自帶軍的,離匈奴大隊休息的地方,不過三十餘里了,看樣子他們是要上來交戰的。
劉九頭疼欲裂,他萬沒有想到,李勤竟然追起個沒完,難不成是自己真的激怒了他?可兩國交兵,你來打我我去打你,這不是很正常麼,而且自己又沒有攻破扶角堡,只是燒了周圍的莊稼地而已,用得著這麼苦大仇深地追個沒完,一副你死我活的樣子麼!
劉九無可奈何,現在讓他再去和李勤對掐一場,他是絕對不肯的了,能做的只有再撤退,他就不信自己再退出百十來裡,李勤還能再跟上來,除非李勤吃飽了撐的。
匈奴兵再次上馬,人人默不作聲,氣氛異常沉悶地接著趕路,半天時間根本沒有休息夠,可是隻能再撤,人人心情惡劣,可人人也都沒有辦法,面對絕對實力,兵弱的一方從來都是如此,以前他們在草原上這麼對付過別的部落,現在被李勤同樣這麼對付,匈奴兵都無話可說,只是後悔當初為什麼要來,結果弄得麻煩一身。
後面,烏蛋子望著過來查探,盡力往自己這裡靠近的匈奴兵,他嘆道:“這回賈軍丞可失算了,還說什麼天亮後過去,一定能狠狠地痛毆一頓劉九,可現在連劉九的影子都看不見,人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