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的鐵路收歸工部所有,原鄂州站的站長劉智君因為協助平賊有功,被任命為武昌鐵路局的長史,執掌湖廣境內的鐵路事宜,維修鐵軌,恢復通車,爭取做到漢陽鐵廠和武昌造船廠的原料不斷供。
賑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劉子光也在有計劃的侵吞著國有資產,戰事也在順利的進行著,吳三桂率領的三萬大軍一路殺到長沙城下,紮起營寨,架起大炮瞄準了城頭,長沙守將張應元剛剛收留了賀人龍沒兩天,追兵就殺到了,急得他坐立不安。張應元沒有左良玉的魄力,也沒有稱霸一方的野心,這種情況下他首先想到的是投降,賀人龍收到風聲以後帶人殺掉了張應元,收編了他的部隊,悍然出兵抵抗朝廷天兵。
吳三桂的統兵能力比劉子光要強的多,三萬人馬在他的指揮之下紮下堅實的營寨,排兵佈陣有板有眼,就連副將金聲恆也讚歎不已。
金聲恆和賀人龍原先是左良玉手下左膀右臂,都是以武力見長的猛將,一個一斗慄一個賀瘋子,打起仗來一個比一個不要命,原來的好兄弟成了戰場上的敵人,他們都沒有手下留情,兩軍陣前大打出手,兩場仗下來,彼此都死傷累累。
吳三桂手下的禁軍裝備遠不如紅衫團先進,還是以刀槍弓弩為主,大炮火銃為輔,那一部分火器也是相對落後的前膛炮和燧發槍,彈藥配置也不多,所以不要關鍵時刻不會出手。
等金聲恆將賀人龍的生力軍消耗的差不多了,吳三桂終於出手,派出以燧發槍營為主力的三千人馬,禁軍們做不到人手一杆火銃,部隊分成好幾個組成部分,以火銃手為核心,輔以長牌手、弓箭手、長矛手等,戰鬥的時候長牌手在前,擋住敵人的箭矢,火銃手在第二排從容射擊,當射擊完畢之後,第三排的弓箭手仰射掩護,隊伍兩翼的長槍手、刀斧手負責保護住裡面的遠端打擊兵力,這種火銃弓弩混編的壓制部隊火力非常驚人,打得賀人龍的騎兵根本不敢出城。
禁軍的火銃兵前胸掛著十三個竹筒,每個瓶子裡裝著一份火藥和一顆彈丸,使用的時候用牙咬開筒塞,先倒一點火藥在燧發機構的藥池裡,然後把剩下的火藥和彈丸從火銃口倒入銃管,用通條搗實,然後支起火銃下面的兩腳架,穩穩的架在地上,瞄準目標進行射擊,由於胸前掛著十三個彈藥木筒,所以也被稱為十三太保。
吳三桂有二十門八斤火炮,一字排開瞄準長沙城,輪番猛射,長沙城多年不經戰火,城牆還是宋朝時期留下的,哪裡經受的住這樣轟擊,半個時辰以後終於崩塌,官軍衝入城內,和賀軍發生巷戰,戰鬥進行的並不慘烈,因為這畢竟不是抵抗異族的戰爭,用不著那麼拼命,而且官兵還說了,投降就能免死,發了銀子放回家種地去,所以大批賀軍丟了刀槍投降,只有賀人龍的鐵桿部下死不投降,堅守長沙府衙,吳三桂派出十三太保們排成密集的隊伍沿著府衙前的大街向前推進,每走一步就放一槍,把賀軍逼到了衙門大院裡,然後團團圍住用大炮轟擊,有人突圍出來就用排銃打他個稀巴爛,半天下去,府衙成為一片瓦礫堆,再無一個活人,可憐賀人龍縱橫多年,最後落得一個屍骨無存的下場,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同樣叛逆過朝廷的金聲恆,鮮衣怒馬好不得意,此番征戰他屢建奇功,將來升個總兵不在話下。
吳三桂得了長沙,一邊休整部隊,徵集軍糧和壯丁,一方便稟報武昌方面,請劉子光做出下一步指示,請朝廷派出地方官員,這年頭除了地方上的一把手是朝廷委派的正式吃財政飯的幹部,其他諸如刀筆、刑名,三班六房的差役都是聘用人員,在地方上招募即可,左良玉並未在全部的州縣都有駐軍,那些地方依然由原來的地方官執掌,每月向左政權繳納錢糧即可,現在左氏已敗,這些小官僚們順勢就倒了過來,所以只需要派出幾個大州縣的主官即可,朝廷早就選拔了湖南籍的進士,現在已經在南下的路上了。
湖廣之戰算是告一段落了,擺在眼前的是半獨立狀態的江西、四川,雲貴,這些地方並不是公然背叛朝廷,而是採取山高皇帝遠的態度,自行其是,尤其是湘西、雲貴、四川的苗人,彝人等部落,不服王化久矣,想要對他們動兵也很麻煩,都是大山密林,充斥著瘴氣毒蟲,所以吳三桂暫時不敢輕舉妄動,等候劉子光的進一步指示。
劉子光把皮球踢給了南京方面,他覺得這些地方終究都是偏遠地區,這些蠻子也只是樂於在當地稱王稱霸,遠不如滿清西夏具有威脅性,可以暫緩解決,至於到底採取什麼戰略,還是讓那些京城大佬來決斷吧,他現在要做的事情是儘快把武昌的一灘事情處理好,以便趕快回家看老婆。
從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