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3 / 4)

小說:美食最鄉思 作者:鼕鼕

間有一片大水,座南朝北的老祖寺已然是一片廢墟,廢墟上現又搭起三間小廟,間或有鐘鼓之聲與山谷的雞鳴犬吠及鳥語交織一起,又與乳白的山霧匯合繚繞在簇簇的紫雲茶間。山谷的東南與西北各有幾戶人家,他們都是紫雲山茶場的人。我是在一個冬天來到這裡,原本是為老祖寺而來,此時陽光縷縷穿透薄雲,清溪一束亮水遁於崖下,水邊的巴芒拂去朵朵流雲,就有柳東華老人端來一杯紫雲茶。

沿途飲清泉而上,人也不曾乾渴,唯望過一眼梯田般依次而上漸隱於天雲的朵朵青綠,卻是患了些許的綠渴,想要將那簇簇綠意飲於心中,想要把一谷寧靜也飲於胸中,我感覺到這是能夠喝醉的茶。柳東華老人在2002年有73歲了,他執意用自己土法做的一些紫雲茶招持遠方的客人,飲了第一口,便有蕩氣迴腸之覺,青氣一襲洗心滌肺,悠悠然群山皆倒入噴雪巖水庫的水中,那是一面鏡子,它的周邊鑲嵌了無數雪白的巴芒。

悠悠品飲著,將一口茶不急於吞下,輕輕含於口中,紫雲茶的青氣輕微盪漾,嫋嫋升騰,綠色的汁液四溢,細若遊絲的精密感覺就經由脈管擴散開去,頓有周身淋漓暢快之感。生命的力量本是蘊藏於綠色之中,望著73歲健步如飛的柳東華老人,執一杯紫雲茶細飲,就有了硬朗的清濯的精氣神。臨別,柳東華老人又送我二兩紫雲茶,就是那一抹紫雲之下,簇簇的在岩石間生長起來的茶之葉,我把它包裝起來。這紫雲茶,經老人的手採摘、攤涼、採青、搓揉、整形、提毫、烘烤一系列工序,有茶人捧詞:葉嫩翠綠,條索緊細秀勻,茅尖顯露,色澤翠潤,湯色淺綠明亮,香氣高濃持久,味道甘爽醇厚,葉底嫩綠齊整,多汁而耐泡。上述詞語若尚不足以證明紫雲茶,則有茶聖陸羽在天寶年間兩次上紫雲山燒泉品茶,其西盟全本。weiaijia。《茶經》一書中載有“蘄州茶生於黃梅山谷”。清代秀才鄧文濱常到紫雲山品茶觀瀑,並於清同治三年在觀瀑巖上題字“龍德而隱”,又書“立足若紫雲,洗心若白雪”,其稱自己為“邑人南陽布衣”。如是又發現,品茶總是布衣之道,不由從心中念起:布衣復布衣,綠茶依紫雲。

第四部分 東坡山雉湯

第40節 東坡春鳩膾

膾是很老的字,舊書多有記載:膾,細切肉也——西盟全本。weiaijia。《說文》;肉腥細者為膾——西盟全本。weiaijia。《禮記·內則》;生肉為膾——西盟全本。weiaijia。《漢書·東方朔傳》;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西盟全本。weiaijia。《論語·鄉黨》。膾炙人口就是“切細的烤肉人人都愛吃”,今已特指公眾喜讀之詩文。

西盟全本。weiaijia。《東坡集》載:“蜀人貴芹芽膾,雜鳩肉為之”。北宋詩人蘇東坡遭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在黃州的下放生涯,填詞飲酒,開創一代雄豪文風及精細美食。春鳩膾,就是芹菜炒斑鳩胸脯絲,一客家常菜爾。然而蜀芹,卻難敵楚蘄,西盟全本。weiaijia。《呂氏春秋》曰:菜之美者,有云夢之芹。雲夢之芹就是楚蘄,或者說是湖北蘄春的芹菜。蘇東坡先生在黃州的日子裡,常到周邊走動,一方面寫詩,一方面喝酒,春鳩膾便也就移植了,且有新意。

春天,蘇東坡來到黃州相鄰的一個州——羅州,今天的黃岡市蘄春縣蘄州鎮。這個羅州從北齊到南宋,一直非常有名,物產豐富,城建豪華,風景優美,特別是其獨有的特產蘄菜、蘄艾、蘄龜、蘄蛇、蘄竹聞名八方,蘇東坡先生就吃用蘄菜做的春鳩膾。北宋時期,斑鳩還是普通的鳥類,極容易獲得,鴿子是從斑鳩馴化而來的,惟斑鳩胸寬、翅尖窄、頸長,不宜遠途飛翔。取斑鳩胸脯肉,精切細絲,再切蘄段、薑絲、丁香乾絲若干,用雞蛋清拌好斑鳩絲,擱蘄芡抓勻,鍋中燒熱茶油,將斑鳩絲投鍋裡炸散撈起,將蘄段、薑絲、丁香乾絲清炒,八成熟時,復投入斑鳩絲,佐鹽、胡椒粉、蔥花合炒,於是蘄菜的辛香、丁香乾子的豆韻、斑鳩絲的野鳥氣息合併了春時的新鮮味道,實在是清新爽口,佐酒之佳餚。

蘇東坡先生在羅州城吃了春鳩膾,就又去到羅州城外遊覽,蘄河兩岸垂柳依依,蛙鳴鳥啼,蘄綠水白,小橋漁舟,忽見城牆涵輝閣上有一聯“霽容天在水,春態柳藏橋”,頓覺有趣,又覺有憾,於是前往,揮毫寫出“春色柳藏橋”。“霽容天在水,春色柳藏橋”,一字之改將對子完美無缺了。

蘇東坡游完羅州返回黃州,就將春鳩膾帶回去,東坡春鳩膾則是後人加上的,原意是蘇東坡乃天下大詩人大美食家,加上東坡二字,就提高了春鳩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