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恪睡著的早,是少數幾個沒受影響的之一。等他醒過來,揉揉眼,看到外面已是天光大亮,再看考場中,已經有一半人起來答卷了,還有一半終於睡著了的,此刻好夢正香呢。
出去上了個茅房,打水洗了把臉,又吃了幾塊小郡主親手做得點心,陳恪才神清氣爽的回到考場,開始了一天的答題。等他把‘帖經題’做完,考官才把那些睡死過去的傢伙叫起來……
接著做墨義題。所謂‘墨義’,即筆答經義,共十條。這個也不難,只需要牢記《十三經注疏》即可……儘管近些年來,《十三經注疏》被學者們批得體無完膚,但科舉考試中,還是將其作為標準答案,不然這卷子就沒法批了。
對於背誦超人,墨義也沒有難度,不到上午,陳恪就完成了。但大頭還在後面呢——詩賦論各一首、策五道。一般來說,詩賦論是真正的重點,至於策論……一幫子書生妄論國政,只能貽笑大方。
但秋闈主考官的裁量權很大,萬一腦子抽筋,要以策論為主,不好好寫的可就坐了蠟,所以也馬虎不得。
好在陳恪已經接受了十年的正規學校教育,哪種型別都能駕輕就熟。…;
趁著狀態正佳,他決定先把三道‘詩賦論’作完。所謂‘論’,就是考官給出一段經典,你來闡發一番議論。這個因為見仁見智,不好評價高低,因此在閱卷過程中,不太受重視,只消觀點別太偏激就好。
重點是詩和賦,為了便於評判,詩是格律詩、賦是律賦,而且要求十分苛刻。比如賦,自唐代開始,科舉考試就用律賦。但宋代的律賦又與唐不同,它不僅限韻,而且要限用韻的次序;不僅要講究起承轉合;而且要八韻貫通體貼,十分嚴格。一字不慎;便入黜格。故有人將它比作填詞,實際上比填詞還難。
應試的格律詩也是一樣,十分考驗考生的文學素養和基本功。
而且,詩賦也不是自由命題,而是從《十三經》中尋找題目出處,不能隨意自擬。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不能把《十三經》爛熟於胸的考生,可能連題目出自何書都不知道,就更別說破題了。考場又不許發問,只能瞎答一氣……
這還算好的,在慶曆改革之前,主考官為了顯示學問,多取別書、小說、古人文集、或移合經注為題目,要得就是讓考生傻眼。好在慶曆新政中,規定詩賦論只能從《十三經》中出題,不然陳恪也只能祈求老天保佑了……
這此應試詩的題目是《天德清明詩》,有人說,應試詩就是用來歌功頌德的,否則兩宋三百年,幾十萬首應試詩,怎麼幾乎沒有流傳下來的名篇呢?這次也不例外。
應試詩不是一般的詩詞,它是淘汰考試的科目之一,越是思想內容缺乏,就越是要在藝術形式上較真。作出來的詩必須要合乎規矩,貼題、用韻、對仗,一點錯誤不能犯,還得寫得美輪美奐,才有可能脫穎而出。
比如這首詩,要求以‘題中平聲字為韻,限五言六韻鹹’。如果你用錯了韻,則萬事休矣,直接就黜落。
好在,對經過嚴格訓練的陳恪來說,他欠缺的是藝術的靈感,而長於聲韻格律。在這種死板的應試中,正可以揚長避短,就像為他專門設立的考試一樣。
……分割
呼籲理**國,不要打砸搶……打砸也就罷了,搶劫就太丟人了。
第一八一章 寫你妹的太學體
❤;:簽到是人氣、榮譽的比拼,讓我們的簽到見證一份堅持吧!!!
===============================================================
【閃神招新】火熱收人
【一品江山】總
請大家多多支援一品江山,為和尚求月票、推薦票!
歡迎大家常駐【一品江山】吧!
=================================================================================
蘇洵和陳希亮,都吃過詩賦欠佳要求的虧,因此在培養晚輩學業時,向來把詩賦作為重點來教導。陳恪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便學聲韻、學對仗、學命意……在與蘇軾兄弟日日切磋中,打下了堅實的詩賦基礎,也學會了如何在應試時取得高分。
比如這首《天德清明詩》,要求以題中平聲字為韻,限五言六韻成。首先你得明白,這是出自《毛詩》清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