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2 / 4)

小說:永樂大帝-朱棣 作者:九十八度

,奸臣當已魂飛魄死,然困獸猶鬥,不可不慮!”

這一天,燕軍大舉麾師渡江。這又是一場空前的臨江決戰。當年孫劉聯軍曾在赤壁大敗曹操南下之軍,創造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如今的形勢則完全不同,燕兵以叛逆之師自北方而來,遠離後方又不習水戰,朝廷方面不僅是以正擊邪,而且兵多勢眾,表面上,官軍從高資港上下、沿江二百里都設有防軍,但不幸的是,將心叛離,防線早從內部開始瓦解。而燕軍則乘勝鼓勇,孤注一擲,志在必得。

朱棣率師渡江,舳艫相街,旌旗蔽空,戈矛曜日,金鼓之聲震天動地。這一天天晴氣朗,微風飄揚,長江不波。千萬艘戰船橫穿江面,如履平地。燕軍一路南下節節獲勝,早在南京傳為神兵,雖然忠於朝廷的文武仍主張堅決抗戰,但是士兵卻對燕兵有一種無名的恐懼。燕軍船隻黑鴉鴉一片從江面上壓過來,官軍整軍以待,等他們逐漸靠近。眼看燕軍已到了眼前,朱棣指揮前鋒鼓譟登岸,數百名精銳緊跟著也衝了上來。盛庸帶兵起而應戰,但無法抵擋燕軍的勇猛,迅速崩潰。官軍士兵紛紛拋掉武器向山上散去,盛庸乘單騎逃走。來不及逃走的紛紛解甲投降。為了南京的防守,朝廷調來大批海船,列於江面上,此時也都投降了燕軍。

拒絕割地講和

燕軍幾乎是在沒有遇到什麼抵抗的情況下順利地渡過了長江。高資港西距京師一百餘里。受到勝利鼓舞的諸將紛紛要求直接向南京進發,但朱棣提出要進攻鎮江。鎮江在高資港之東,兩地緊鄰。朱棣說:“鎮江為咽喉之地,若城守不下,往來非便。譬之人患疥癬,雖不致傷生,終亦為梗。先取鎮江,斷其右臂則彼勢危矣。”

朱棣命投降官軍的海船上都懸掛起黃旗,在江中往來。鎮江城上的守軍遙望江中船隻旗幟都改變了顏色,知道他們都已投降了,在驚愕之餘,都感到大勢已去。鎮江守將指揮童俊早有異志,此時見時機已到,便率眾投降了燕軍。

在京師周圍,鎮江處於要害之地。當燕軍臨江京師緊張備戰之時,刑科給事中常熟人黃鉞因父喪,丁憂在家。方孝孺前往弔唁時,他們曾屏去閒人討論國事。黃■說:“蘇、常、鎮江,京師左輔也。唯鎮江最要害,守非其人,是撤垣而納盜也。指揮童俊,狡不可任,奏事上前,視遠而言浮,將有異志。” 他一直關注著鎮江的防守,當然會注意到鎮江的守將。一個人的內心,常常會透過眼睛表現出來。童俊既已心懷二意,那麼當他在皇帝面前奏事時就會“視遠言浮”。童俊的投降證實了他的判斷。

六月初八,燕軍進駐龍潭。在這裡已可以遙望鐘山了。朱棣一望鐘山,不禁愴然泣下。諸將對朱棣流淚不解,問道:“今禍難垂定,何以悲為?”朱棣說:“往日渡江即入京見吾親。比為奸惡所禍,不渡此江數年。今至此,吾親安在?瞻望鐘山,仰懷孝陵,是以悲耳。”朱棣是越說越傷心,弄得諸將也跟著掉了不少眼淚。

燕軍日日逼近京師,宮中的氣氛更加緊張。靖江衛王府長史蕭用道、衡王王府紀善 上書中論戰守大計,對當政大臣頗有批評。建文帝將上書交給群臣討論,想不到一位當政大臣 竟盛氣詬罵二人。右副部御史練子寧對這位當政大臣的專橫極為不滿,起而說道:“國事至此,尚不能容言者耶?”這位罵人的當政大臣自知國事弄到這步田地,自己有推卸不了的責任,也感到了慚愧,停止了詬罵。但面對燕軍的南下,舉朝上下仍然計無所出。有的建議建文帝逃往浙江,有的建議逃往湖湘,莫衷一是。前線的惡噩一個接著一個,沿江海船都已投降了燕軍,燕師渡江,鎮江守將投降,一向不懂得著急的建文帝此時憂心如焚。他徘徊於殿庭之間,看著身邊一群噤聲不語的文武官員。他們平日裡高聲闊步,談古論今,如今竟拿不出個安邦救國之策!建文帝忽然停住腳步,令內官傳方孝孺進宮。

方孝孺此時正在家中養病,但宮內宮外的事,他一刻也未從心中放下。聽到皇帝召見,他趕忙強起赴朝。照例文官要從東華門進宮入朝,他老遠地在東華門外就下了馬。他緩步走進東華門,進入文華殿。天氣已經很熱了,他本來身體就欠佳,此時又將朝服冠帶裹得嚴嚴的,身上早就是大汗淋漓了。他想在文華殿略作喘息,落落身上的汗,等待皇帝接見,但剛一落座喘息未定,內臣便宣皇帝召見。他緩步走上奉天殿的臺階,一下就感到了宮中緊張的氣氛。皇帝並沒像以往一樣端坐在御座上,而是在殿中走來走去。皇帝開始似乎並未注意他的到來,他看到本來就文弱的建文帝,此時更增加了幾分疲憊和憔悴。在國家危機存亡之秋,正是需要為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