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3 / 4)

,鞋底綁草繩以防滑,用豬油抹手腳防止凍傷等土辦法,解決了大量困難;並研究如何排除敵人在江邊設定的鐵絲網和地雷地帶。為了查明江水情況,一是派人持棍探水.查明每一段水深。二是有冰凌的地方就抱冰回來,查驗冰的厚度。突擊部隊選擇類似地形構築陣地進行模擬突破訓練。第一梯隊重點演練徒涉、渡江衝擊隊形、障礙排除、架梯、攀登、消滅敵火力點、擴大與鞏固突破口等戰術動作;第二梯隊側重演練縱深戰鬥,包括對支撐點、塹壕、地堡的衝擊,小分隊的迂迴包圍動作,以及對連排支撐點的攻擊戰術。各團從班長到團長進行三個整夜的現地偵察,進一步查明和熟悉地形和敵情。

6、構築進攻出發陣地

取得突破勝利的關鍵是如何在敵人眼皮底下隱蔽部隊,並保證進攻發起的突然性。汪洋根據解放戰爭中攻堅戰的經驗,對進攻出發陣地的地形反覆觀察,具體計算了工程量及所需人力和時間,決定提前三天抽調全師二分之一以上的人力,投入構築陣地的土工作業。在距敵150—300公尺,正面寬約2500公尺,總面積3.5平方公里的進攻陣地上.利用雨裂溝,突擊構築了可容納7個步兵營,共316個簡易掩蔽部(其中25個可容納400…500人的傷員隱蔽部);在塹壕和交通壕內挖了3000多個防炮洞(每洞可容納2…3人),構築了18個營、團指揮所,可容納各級指揮機關全部人員;50個彈藥器材儲備室.30餘個掘開式的炮兵發射陣地,50餘個帶有掩蓋的炮兵發射陣地。並將距陣地1000米內的電線、車轍印和稠密腳印等用白雪覆蓋,交通壕內插上稻草,蓋上一層薄雪,白天嚴禁人員、車馬走動。隱蔽期間,各連炊事班於拂曉、黃昏或夜間,利用民房擋好門窗,修散煙灶製作熟食,透過交通壕將熟飯、熱湯送到各班,既保證了熱食供應,又防止了暴露目標。

28日晚,師指揮所進至蘆谷裡西側高地。30日,116師完成了各項準備工作。24時前,全師部隊進入屯田、戍灘浦、孟洞以南臨津北岸衝擊出發陣地。在約3.5平方公里的面積上隱蔽7個步兵營,6個山野炮兵營,8個團屬炮兵連及師、團指揮機構,計7500餘人,80多門火炮。2個團隱蔽18小時之久,無一目標暴露,保證了發起進攻的突然性。

7、隱蔽偽裝的戰術手段和方法

為了把如此龐大的部隊在敵人眼皮底下隱蔽好,達成進攻的突然性,汪洋採取瞭如下偽裝手段和方法:

①派出佯攻部隊:

派出348團(10天)與115師的344團(4天)在高浪浦里正面積極佯攻,讓敵人誤判志願軍在此作渡江準備。敵整日集中炮火、飛機,向高浪浦陣地猛烈攻擊,但均被擊退。前後14天的戰鬥,起到了牽制迷惑敵人,隱蔽主攻方向的作用(戰後均立功受獎)。

此外,各團陣地前沿都組織了若干精幹小分隊,擊退了敵人多次的武裝偵察破壞活動,保障了進攻陣地的隱蔽和安全。

②嚴密的工程偽裝:

如前所述,整個進攻陣地全構築在地下,地面上不露一人一物,完全保持了自然地貌的原狀。更巧的是,31日凌晨下了一場雷,整個江岸一片雪白,使116師陣地覆蓋了一層天然偽裝。師第一梯隊距敵僅150…300公尺,敵雖以航空兵終日低空盤旋偵察,剛接任美軍第八集團軍軍長的李奇微中將,也親自乘噴氣式教練機在臨津江北岸上空進行了觀察,但均未發現志願軍跡象。這一大膽而巧妙的隱蔽偽裝,取得了空前的巨大的成功,堪稱是一段戰爭史上驚險完美的絕唱。

③嚴格的偽裝紀律:

如有暴露目標者,嚴懲不貸。進入進攻出發陣地後,師和第一梯隊各團首長率參謀人員檢查隱蔽偽裝情況,並明令對暴露目標或洩密者處以極刑,決不寬待。

④嚴格的檢查督促:

12月30日夜間,汪洋和第一梯隊指揮員、參謀人員到陣地上檢查隱蔽偽裝執行情況.隨時改進隱蔽偽裝措施。準備期間,政委石瑛領導全師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政治思想工作,極大地激勵了戰員的戰鬥積極性和榮譽感。12月29日夜,吳信泉、徐斌洲等軍首長到師前指檢查工作,對116師的準備工作十分滿意。譚友林副軍長隨師行動。

8、炮火計劃和步炮協同

炮兵火力掩護,是整個突破戰鬥的關鍵。戰前,汪洋指定師炮兵營營長杜博為炮兵主任(為戰時自行設定的編制),負責協助師組織指揮、計劃協同全師的炮兵(共有各種火炮86門)使用。師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