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對證。”
武曌一怔,回顧張易之。
“你認一認筆跡。”
於是,謝死表交到了張易之手中,他看了一遍,直率地說:
“陛下,這是王德壽手筆無訛。”
“你們沒有請託王德壽代書?”武曌的面色很沉。
“陛下,我們七人中,任何一人的文才都不在王德壽之下,我們何必要王德壽代筆?”裴行本重重地說。
“陛下,王德壽曾經命臣攀上平章楊執柔,謂可以減罪免死。”狄仁傑以痛苦的聲調接下去說,“臣侍奉陛下,但知奉公守法,忠於本職,素來不曾結黨營私,亦未趨奉阿諛,此次受叛逆案牽連,不知何所依據,亦不知有何事實,平地波瀾,心所不解,今日得見皇上,但求昭雪誣陷,生死則非所計。”狄仁傑說時,似乎因傷感而老淚縱橫了。
“狄卿——”武曌感慨地叫了一聲。
“陛下,從王德壽擅代臣等上謝死表,就可看到一切了,臣等無辜,迫於來俊臣威脅……”裴行本叩頭有聲,激越地道出來。
女皇帝看了張易之一眼,目光再轉到婉兒身上,徐說:
“你再將原來密告讀一遍。”
婉兒翻開案卷,緩緩地念出:
“臣來俊臣奏——據東園密報……復據南衙金吾執事查明覆報……臣地官侍郎同平章事狄仁傑、臣同平章事任知古、裴行本……共同謀逆,證據確鑿,附原複查狀於後……”
女皇帝傾聽著,不待婉兒讀完,就舉手製止,然後,感慨地向七人說:
“這些年來,謀反的人太多了,來俊臣執法,雖然失之過嚴,不過,有許多重案,皆因他的嚴而破獲的,你們大約還記得有人為徐敬業內應之事吧。我的皇朝新建,基礎未固,我是寧枉毋縱的,一縱容,我的江山社稷,會完全崩潰,因此,不論是誰,一有謀叛的傾向,我就從嚴懲治。”她稍頓,再接下去,“我是願意與諸公和平相處的,但望諸公尊重我的君權。”
。 想看書來
《武則天》第十五卷(6)
“陛下,臣等忠其所事,實無二心。”任知古說。
“現在,你們各自回家。”女皇帝徐徐地道出,再轉向張易之,“消案釋放,著宮闈局派員護送七人回家。此外,樂思晦之子送出,其家人沒為奴者,一併赦免,併發回財產。”
自從來俊臣著手處理謀逆案以來,這是第一次消案放人,當宮闈局人員護送七大臣各回府邸時,洛陽人轟動了,官員們奔走相告,以為異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