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因為有過一些新仇舊恨,並有眼前利益的吸引,兩國輕易地答應了,從此合縱聯盟解散;燕國國君去世,喪事期間國力減弱,相鄰的齊國趁機就出兵奪了燕國10座城,共同體受到更大的重擊。蘇秦跑東跑西地拆補,費盡口舌,理想主義的理由在爭取實利的現實面前毫無說服力,只能用更精密的利益計算來對付各國的利益計算,而這種做法雖然取得暫時的成功,卻讓那些自以為聰明的人感受到面對更聰明人的恐慌,他們開始排斥他。
他終於死在表忠心給那些懷疑者看的過程中,在過了幾年狼狽不堪的生活之後,現實無情地嘲笑了他,讓他知道他的理想看似堅固宏大,卻不堪一擊,在各國自己的小算盤啪啪的響聲中,“成為集體”像個笑話一樣荒謬。
他死後,他的兩個弟弟,蘇代和蘇厲成名、發財,且得到善終。和蘇秦不同的是,他們完全瞭解各人、各國各顧其利的現實,他們沒有理想,從不打算讓大家共同奔小康,他們沒有原則,誰招標就為誰做方案,於是賺了大把鈔票。就這樣,大家還都覺得他們是厚道人,他們獲得了比蘇秦好得多的名聲。
所以“群體”這種東西,真的沒有多麼厲害,各懷鬼胎的個體像一個個互有排異反應的細胞一樣,稍微催化一下就能開始作用,只要你選對催化劑。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接近領導的方法
對於接近領導這事,我一直是有畏懼心理的,一是太緊張怕會失態,二是不知道說點什麼做點什麼才能給領導留下好印象,而不至於引起他厭惡把好事辦成壞事。
必須承認,在我們這個國家,接近領導、討好領導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甚至重過你工作幹得好不好——工作幹得差沒關係,只要領導喜歡,必定前途無量。所以,接近領導這門手藝,一直是人們用心鑽研的課題。
接近領導的方法有很多種,我發現,熱情型是最短平快和價格便宜量又足的了,但要做到這一點,既要有冒險精神,又要有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還要有技巧。這事,一般人掌握不了。在這事上成功的範例是戰國時候的鄒忌,對,就是那個愛照鏡子、曾以為自己比徐公美的自戀狂鄒忌,齊國的丞相。他是怎麼得到領導位置的呢?
最開始,他只是個給領導彈琴的,在那時候和做飯的一樣,沒什麼地位。但他有雄心壯志,還有與雄心壯志相匹配的大無畏精神。有一次齊威王正自己在屋裡彈琴,他勇敢地、坦然地推開房門進去,說:“領導,您的琴彈得可真好啊!”
領導被打擾了,不悅,而且對他不敲門就進來的沒禮貌行為很受不了,就給他臉色看說:“你連我彈琴的樣子都沒看見,怎麼知道彈得好?”言下之意,就是說“你的馬屁我不喜歡”。
但鄒忌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把握住了形勢,沒有因為動作失敗而失態。他更進一步拍馬屁說:“大弦急彈時如春風般溫和,小絃聲音明辨而清晰,手把弦抓持得很緊,而又很舒緩地放開,和諧的聲音,大小相輔相成……”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領導悅了一點,打算進一步和鄒忌談音樂。
但鄒忌此次出擊的目的可不在於推銷自己的音樂才能——那已經被領導瞭解了,他需要謀求的是更廣闊的空間。他說:“幹嗎只談音樂啊?治理國家的道理也在這裡面啊。”
領導很不高興,心說你算個屁,也跟我談治理國家。鄒忌的大無畏在此更加體現出來,他仍然面不改色,抓住機會講了一番音樂和治理國家的相同之處,終於打動了領導,3個月之後,他就拿到了丞相這個位置。
用這種方法得到領導崗位的這位鄒忌,總體來說好像人品不是很好,別國出事他一貫的主張是不管,這也罷了,自己的同事田忌能力強於他,他還曾經暗算人家。唯一的亮點,也就是明白自己不如徐公美后勸齊威王納諫了。
如果沒有鄒忌這種可以拋卻自己臉面不顧的大無畏精神,還有一種相對比較低調的方法,適合那些羞怯的人。比如西漢時期的魏勃。他年少時候,想接近當時的丞相曹參,但既不好意思託人也無人可託,就常年如一日地到曹參舍人家門外去義務掃地。曹參的舍人感到很奇怪,以為他是個怪物,觀察了一段時間,終於忍不住好奇問他為什麼這麼學雷鋒,他羞澀地表達了希望引見他見到曹丞相的願望,舍人就引見了,他得以在曹參門下做“九五二七”(——《唐伯虎點秋香》裡周星馳的角色啦)。有一次趕上機會給曹丞相駕車,他抓住機會參與曹丞相關於國家大事的談話,把準備已久的閃光之語丟擲了幾句,獲得了曹丞相的賞識,於是進入了領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