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出門呢,院門口就傳來一陣腳步聲,還有蘇夫人的笑聲,“老夫人,小王爺小郡主又跑步了,你莫急啊!”
老夫人心裡頭是既高興又不虞,要不是這場雨,知晚肯定回京都了,可是這場雨太大,十天半個月,她只見過知晚幾面,每回都匆匆忙忙的,生怕雨不知道什麼就下大了,塵兒思兒更是連面都沒著,怕路滑,摔著了老夫人,壓根不許她來牡丹苑,倒是蘇夫人和蘇雪儘可能的來牡丹苑陪知晚解悶。
再者,牡丹苑要趕製洗面奶香水之類,蘇家人要避嫌,那些秘方珍貴異常,不能洩露半分。
知晚見了老夫人。就要抱著塵兒下臺階,老夫人趕緊攔著她,“別動,連下了這麼多天的與。臺階上指不定都長了青苔,最是容易打滑了,要走也讓丫鬟扶著點兒。”
老夫人說著,趕緊邁步上前,蘇夫人卻是轉頭吩咐貼身丫鬟了,“讓丫鬟把臺階清洗一番,再去拿了地毯把臺階鋪上。”
知晚見了心裡動容,抱著塵兒福了福身子,才道,“用不著這麼慎重吧。這日頭燦爛,不許半日,地上就能幹個七七八八了。”
蘇夫人嗔了知晚一眼,“怎麼要不得,要的。要的,外面風大,仔細竄了風,進屋說話吧。”
姚媽媽聽了,便道,“雨一停,郡王妃就恨不得往外頭鑽了。夫人幫著好好勸勸她。”
老夫人是迫不及待的要抱兩個重孫兒的,只是她年紀大了,站著抱,她不放心,知晚也不大放心,等進了屋。老夫人就抱著塵兒不撒手了,一邊罵著賊老天。
“原就不常見了,好不容易離的近了,硬生生的被一場大雨給阻攔了,想的曾外祖母心都疼了。往後回京都了,還不得想煞了曾外祖母?”
蘇夫人抱著思兒,輕輕捏著她的小手,軟軟的,就跟捏那饅頭似的,滑膩柔軟,真真是叫人愛不釋手,還有一雙烏黑的眼睛,靈動的彷彿水洗的墨玉一般,瑩潤泛著光澤,尤其愛朝她吐泡泡,還喜歡親她,親的她是一臉的口水,就連她打哈欠的模樣,都可愛的恨不得抱在懷裡不撒手。
不行,得趕緊讓昂兒娶媳婦,也給她生個大胖孫兒才是,比起管理內院師父,含飴弄孫才是樂趣啊!
這廂蘇夫人想娶媳婦,那邊老夫人想的卻是李家下聘的事,原本幫李思訓治好腿後,第二天就該來下聘的,誰想看了黃曆,第二天不合適,李夫人還特地上門致歉了,挑了日子要來,結果又被一場雨給攔下了。
今兒倒是個下聘的好日子,過了今兒,又得等上七八日了。
正想著呢,就有婆子急慌急忙的進來稟告道,“老夫人,夫人,李家送請期禮來了,這會子已經到門口了。”
蘇夫人怔了下,怎麼這般急呢,忙把思兒抱給錢嫂,去瞅蘇雪,蘇雪一張臉紅的跟蜜桃似地,頭低低的,恨不得把那牡丹地毯瞧出兩個大窟窿來。
蘇夫人趕緊迎接了出去,虧得李家這般大膽,敢在水災之後就敢下聘,也不怕那些無家可歸的人,破罐破摔,搶了聘禮,這又不是沒有過先例。
眼見就到了大門,蘇夫人忙吩咐總管道,“去準備兩籮筐銅錢,撒喜錢。”
總管高興的誒了一聲,蘇夫人又加了一句,“再多準備些粥和饅頭,到城門口施去。”
“夫人心善,這般為二姑娘積福緣,將來定能多子多福。”
這場無妄之災,蘇家可是出人出力,廣佈善行,她走到哪兒,人家不讚一聲活菩薩,與其每月初一十五去求菩薩保佑,還不如多結善緣,善有善報。
這回不但媒婆來了,就連李夫人都親自到了,見蘇夫人迎接出來,李夫人覺得臉色有光,先賠禮了,“說好的日子,被一場雨給耽擱了,心裡急著呢,我是日日等,夜夜盼雨停,好不容易等到了,也沒打聲招呼就先來了。”
蘇夫人與她說著笑進府,總管招呼小廝把東西抬進府。
李夫人見婆子抬著一筐筐的饅頭走過去,心底頗感觸,“這一場水澇,若不是有郡王妃有蘇家,只怕如今的永州……。”
蘇夫人鼻子也泛酸,她也去城門口看了,即便救災及時,也有不少人餓死病死,“蘇家沒幫什麼大忙,都是郡王妃功勞。”
怎麼沒有幫忙,這半個月,蘇家救濟了多少人,又是施粥又是布藥,把蘇州一些富商都帶動了起來,雖然其餘四州也是自救,可死傷是永州的數倍。
李家抬了四十八抬請期禮來,很迅速的把迎親的日子定下了,十六天後,正是吉時。
日子聽著有些緊繃繃的,還是李夫人念著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