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給人打擊要一下致其於死地,不讓他有報復的可能。統治者平常應當不露聲色,凡事裝作懵懂無知,避免讓下屬瞭解自己,但對下屬自己心中要了如指掌,隨時操縱他,並且動用殺伐大權。馬基雅維利認為,統治者應當絕對地控制武器精良和素質優秀的軍隊,絕對不能相信任何人;不可對別人吐露真心,不可指望別人對你誠實,更不可把命運繫於別人身上。統治者要經得起孤獨的煎熬,“最危險莫過於意氣相投的人”。所以,應當懷疑一切人,組織耳目對之暗中監視,網羅黨羽排除異己,設定職權相互牽制……。總之,有幾千年文明史的中國人,將這種狀態描述為“高處不勝寒”。 txt小說上傳分享
西方統治意識的祖師爺(2)
毫無疑問,對於只講效率和成功的市場經濟體制,上述精神有著根本性的指導意義;對於侵略、掠奪、殖民、剝削和奴役他國來說,上述精神思想完全可以提高到策略原則的高度。所以,“高馬基”在西方社會必然是思想意識的主流,或者是潛在的主流。那些強大的統治者,不算封建時代的舊式君主,就是現代史上像希特勒、斯大林、邱吉爾、羅斯福、尼克松等都是“高馬基”主義者。
馬基雅維利主義是現代資本主義國家建立的思想寶庫。馬基雅維利拋棄了中世紀經院哲學和教條式的推理方法,不再從《聖經》和上帝出發,而是從人性出發,以歷史事實和個人經驗為依據來研究社會政治問題。他把政治學當作一門實踐學科,將政治和倫理區分開,把國家看作純粹的權力組織。他的國家學說以性惡論為基礎,認為人是自私的,追求權力、名譽、財富是人的本性,因此人與人之間經常發生激烈鬥爭,為防止人類無休止的爭鬥,國家應運而生,頒佈刑律,約束邪惡,建立秩序。國家是人性邪惡的產物。當時義大利處於人性墮落、國家分裂、社會*的極端狀況,實現國家統一、社會安寧的唯一出路只能是建立強有力的君主專制制度。馬基雅維利的思想武器使義大利成為中世紀最早復興並統一起來的中央集權的資本主義國家。
那麼,今天這種資本主義立國精神完全被拋棄了還是演變成資本主義社會的精神本質呢?我們不否認當前歐美髮達資本主義國家*制度的完善程度,也不否認這種制度對弱勢群體的保護和對公民自由的維護,但就包括他們自己也認為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冷漠和自私的,為什麼呢?
首先,僱傭資本主義制度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成一種*裸的金錢關係,組成社會的成員被分成兩部分:僱傭者和被僱傭者。有時僱傭者同時也是被僱傭者,因為,他可能在為別人工作的同時,也在僱用別人為自己工作。所以,當一個社會完全處在一種僱傭關係中時,人的真實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賺錢。那麼,只要能掙到更多的錢,手段就是一個“任意選項”。但是,錢本身並沒有“正確和錯誤”之分,手段也就更不存在對錯之分了,“為了利益不擇手段”,這在資本主義社會是一條常理。
其次,“損害他人利益”又是與資本主義的個人自由和權利相違背的,所以,“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前提是必須尊重他人的利益和權力,那麼,“不擇手段”就必須限定在日益完善的法律體系內。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到今天出現的事無鉅細的龐*律制度就是對人們“獲利”行為的規範,這樣,越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法制越是完備,也即,違法獲得超額利潤的機會也就越少,這也從反方面說明,“獲取利潤的手段限制越少,獲利越大”。於是,一方面想盡辦法鑽法律的空子,利用欺騙和狡猾獲得較大利益,另一方面就是在資本主義國家之外“不擇手段”地攫取暴利。西方社會針對外來移民普遍存在的詐騙行為和跨國公司在國外普遍存在的超低工資,就是充分的證明。
其三,僱傭者對被僱傭者的道德和人品的要求,是資本主義社會自我完善和發展的表現,也是資本主義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在僱傭關係下,被僱傭者相信他的勞動價值和勞動態度得到僱傭者的充分信任,這是被僱傭者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得以發揮的基本條件,當然,對於勞動者個人來說,也就是獲得良好收入的保證,這種由於勞動質量提出的要求轉化為對僱傭雙方的信任,並逐步演化為對人的道德和人品的要求。一旦你的信用有不良記錄,產生危機,那麼,你將得不到僱傭,你也就將沒有經濟收入,你可能破產並淪落街頭,這是最可怕的後果。所以,具備良好的道德和人品,是資本主義社會安身立命的前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具備良好的信用,你就會得到社會的回報。
西方統治意識的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