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1 / 4)

小說:厚黑學 作者:賴賴

如何取勢用勢,與當官的搞好關係,是有許多學問的。例如,怎樣去對待那些急需幫助、暫有困難的官員,學問就很大:你可置之不理,不管他死活;你也可以熱情相助,以圖回報。前者眼光短淺,後者眼光遠大。假如一個窮困潦倒的人受到你的幫助,在他成功的時候,最容易記住和報答的就是你。胡雪巖把這種“雪中送炭”的方法,說成是“燒冷灶”。當然,胡雪巖不是逢人便送,見“冷灶”便燒。而是“放出眼光,擇其有資望者,或將來必有騰達高就者,殷勤接納,時相探望,慰其寂寥,解其困難,使彼心中感動,當你是”‘雪中送炭’的君子“。有朝一日,先前的投資,便可大獲厚利了。

胡雪巖資助王有齡正是“雪中送炭”大獲成功的最好例證。照胡雪巖的話說就是:“我看你好比虎落平原,英雄末路,心裡有說不出的難過,一定要拉你一把,才睡得著覺。”應該說,胡雪巖“雪中送炭”很冒風險,因為胡雪巖事實上是挪用了東家的錢來幫助王有齡的。胡雪巖的這一次“雪中送炭”奠定了他日後成功的基礎。

“雪中送炭”的另一種情形是善於結交下臺人和失意文人。也許會有人願意結交或幫助未發跡之人,卻很少有人看重已失勢之人。胡雪巖並不是這樣。寶森因為政績平庸,被當時的四川巡撫丁寶楨以“才堪大用”的奏摺形式,借朝廷之手體面地把他請出了四川。寶森閒居在京,每日呼朋喚友,吟酒品茶泡賭場,表面上悠閒樂哉,其實內心甚感落寞。胡雪巖就特意拜訪,勸說他到上海一遊,費用全部由胡雪巖包了。寶森因為旗人身份的限制,在京玩得實在不過癮,就隨胡雪巖去游上海,逛杭州,猜拳狎妓,遊山玩水,甚是痛快。遂把胡雪巖視為密友,以後每遇大事,必自告奮勇,幫助胡雪巖在京城通融疏通。

此外,胡雪巖還善於拉攏一些失意的官僚文人充當謀士,頗有古時孟嘗君之遺風,許乃釗便為其一。胡雪巖對他執禮甚恭,專門去函,盛讚他的政績政聲,然後歷訴浙江民眾疾苦,以及當時面臨的各種窘境,表現出虛心求教的樣子;許乃釗為其所感,忠心耿耿為其服務而不自覺。當然,其中少不了暗中給許乃釗打牙祭,讓許乃釗有知遇之感。

患難見真情,胡雪巖這樣做,也許並非源於本性,更重要的是他深知“雪中送炭”的作用,明白怎麼讓別人“知恩回報”的道理。胡雪巖“放長線”之法運用到如此程度,也就不難釣到“大魚”了。

用人要“德看主流,才重一技”

古今成就大事者都離不開三個關鍵要素:天時、地利與人和。對於胡雪巖來說,晚清時期的社會環境,為他提供了官商結合的天時;王有齡在浙江官場的步步高昇,讓他佔足了地利的好處。如果僅僅限於這兩點,胡雪巖也能發財,但絕對成不了“震古爍今”的大商人。因此,胡雪巖要想更上一層樓,除了取官勢外,還要取人勢,求人和。

商場上的競爭與其他任何行業的競爭一樣,說到底都是人才的競爭、智力的競爭。因此,選擇幫手便顯得異常重要。幫手選得好,事業成功的把握就大,而一旦用人不當,後果常常不堪設想。因為用錯一個人,往往會壞了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整個江山。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要想在商界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人,其最大的本事,應該就是能識人、會用人。

用人的學問博大精深、奧妙無窮。“得一人而得天下,失一人而失天下。”孟嘗君能用“雞鳴狗盜”之徒,成狡兔之窟,躲過殺身大禍。劉邦能用張良、蕭何與韓信,從一介布衣變成了高祖皇帝。曹孟德能用人,削平中原;袁紹不能用人,導致官渡慘敗。唐太宗能用人,成貞觀之治;唐明皇不能用人,釀成安史之亂……這樣的事例古往今來不勝列舉。能不能用人,大則關係國家興亡,小則決定個人成敗。

“一個人最大的本事,就是能用人”,最初是王有齡在時來運轉、漕米難題圓滿解決之後的一番感悟。後來,在胡雪巖功成名就,成為富可敵國的“紅頂商人”後,古應春又對“胡財神”發自內心地說:“一個人最大的本事,就是能用人。小爺叔最會用人。”

事業鼎盛時期,胡雪巖的錢莊遍設杭州、寧波、上海、武漢和北京等地,典當行開了二十多家,胡雪巖自身還要兼理絲繭、軍火生意,手下分號的用人自然成了頭號問題。為了讓更多的人“幫”自己,胡雪巖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只要有所長,即大膽使用。如小船主老張,老實忠厚,人緣好,其妻對絲繭業較為熟悉,胡雪巖就投資一千兩白銀聘他做絲行老闆。劉慶生本是一個錢莊站櫃檯的夥計,但人很精明,是可造之才,胡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