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都掛起了“聖·米歇爾”的商標。全公司的二百六十多家分店中,清一色都是這個牌子的商品,而在其他的任何一家商店中,“聖·米歇爾”的商品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
所以,馬克斯·斯賓塞公司的商店至今都不給顧客開發票,顧客退貨也無需發票,因為店方根本不會問你為什麼要退。
公司並不像大多數零售商那樣,從供應商手中購買成品,而是靠自己擁有的百名訓練有素的技術人員與製造商合作,對商品設計、原料選擇、生產工序以及質量檢驗等方面進行研究,按公司的要求進行生產,以確實保證“聖·米歇爾”商品的優越性。
他們都自豪地宣稱:“我們是第一家要求製造商生產消費者需要的產品,而不是他們生產什麼我們就進什麼貨的公司。”
馬克斯·斯賓塞公司對外從不靠廣告宣傳,但他們的聲譽和名望卻不告而知,在英國無人不曉。
一次,一個電視記者在公開場合採訪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問她的內衣從哪兒買的,首相說:“怎麼啦,當然是馬克斯·斯賓塞,人人都上那兒買東西,不是嗎?”
從事廣告業務二十多年的廣告公司主席米勒認為,馬克斯·斯賓塞公司的名聲確實很響亮,這從廣告的角度是反常現象。其實,有了優質的商品,有了響亮的牌子,他們當然不需要花冤枉錢去做廣告了。
確實如此:倘若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在你的商店川流不息,最有效宣傳方法就是口碑。只有當口碑不能快速傳遞商品的動態時,才真正需要廣告。
一個多世紀以來,馬克斯·斯賓塞公司透過幾代人的努力,已經擺脫了地攤集市和小本經營的地位,成為雄踞世界著名工商企業之列的大公司。
放長線釣大魚
在內地投資方面,李嘉誠一貫持放長線釣大魚的投資策略,終於得到了回報。正所謂十年耕耘一朝收穫,李嘉誠終於以其誠心和耐心迎來了內地投資的黃金時期。
1992年4月27至28日,江澤民、楊尚昆、李鵬等分別會晤李嘉誠。李嘉誠旋風般從北京飛赴汕頭,又急轉深圳。5月1日,宣佈成立第一個在內地註冊的聯營公司,其決斷及辦事的高效令人驚歎。他一方面投資深圳鹽田港,體現了自己的深謀遠慮;另一方面,他在廣州興建73層高的國際金融中心大廈。他還在上海投資60億建設貨櫃碼頭,與香港互為犄角,併成為亞洲首席私營貨櫃碼頭大王。另外,在上海、福州、重慶等地,李嘉誠投資房產及康居工程,名利雙收。而李嘉誠在內地投資最具爭議的專案是北京王府井的東方廣場。在這個專案裡,充分顯示了李嘉誠精明成熟的商業天分。
李嘉誠與郭鶴年於1992年聯手獲得王府井舊址發展權,新財團將在此興建特大型商業購物中心———東方廣場。
1992年6月,北京市政府放出風聲,表示可以考慮與外商合作王府井舊城區改造工程。一時間,香港大財團蜂擁而至,試圖分得一杯羹。誰都知道,王府井是首都最繁華、歷史最悠久的商業區,有如上海的南京路、香港的銅鑼灣。試想過去在這些黃金地段,想找一間鋪面都難如登天,現在竟可望獲得以公頃計算的大幅土地租用權,當然令人喜出望外。據香港一位地產分析員稱,誰擁有王府井的一幅土地,誰就擁有了一座大金礦。而李、郭二人能如此神速辦理,是他們多年來在內地耕耘(捐贈與投資)的結果。由於他們亦曾在香港竭力鼎助中資(中信、首鋼、光大)打天下,所以現在已到了獲得回報的時候了。在當地政府的配合下,談判、籤意向書、拆遷、拔釘子戶等,李嘉誠解決起來舉重若輕,得心應手。
李嘉誠認為,在內地,土地價格與起樓造價的比例往往是1∶10,而香港不少地段,卻正好倒過來。而大陸和香港合作的基礎是互補互利,港方的優勢是資金雄厚,大陸方則控有土地使用權、審批權。所以,一拍即合。透過雙方談判,可規劃建築總面積14萬平方米的土地,由李嘉誠、郭鶴年兩人合作開發,並準備建成亞洲或世界一流的商業中心,從而奠定了李嘉誠在內地的龍頭老大地位。
學會感情投資
商場上之所以有感情投資,其原因便是商場上的關係雖然是一種利害關係,但實際上也是人與人的關係,一切都是透過人而起作用的。而商場上的人也都同普通人一樣,有血有肉有情有智有感情亦有理性。所以,商場上人的行為也都帶著一種感情色彩。在很大程度上,也都帶著感情投資的色彩,這種色彩儘管同普通人的行為及官場上人的行為有所不同,但這並沒有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