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海輿圖》·一卷(浙江鄭大節家藏本)
明姚虞撰。虞字澤山,莆田人。嘉靖壬辰進士,官至淮安府知府。是編乃其官監察御史時巡按廣東所作。凡為圖十有二,首為全省圖,次十府十圖,終以南夷圖。圖各有敘,敘之例,首述沿革形勢利病,次州縣,次戶口,次田糧課稅,次官兵馬匹。其總圖則首以職官,以佈政、按察二司分統之。蓋其時撫按皆為使臣,尚未定為守土官也。其南夷諸國,列通貢者於前,而通市者亦附後。為海防之計,不論其奉朔否也。大旨略於前代而詳於當代,略於山川而詳於厄塞,略於職官而詳於兵馬錢糧,略於文事而詳於武備。於志乘之中,別為體例。然較之侈山水、夸人物、輯詩文者,其有用無用則迥殊矣。意古者輿圖,不過如是。後來者踵事增華,失其本耳。前有嘉靖壬寅湛若水序,極稱之。錢曾《讀書敏求記》亦稱其簡而要雲。
△《滇略》·十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謝肇淛撰。肇淛有《史觿》,已著錄。此書乃其官雲南時所作,分為十門,一曰《版略》,志疆域也。二曰《勝略》,志山川也。三曰《產略》,志物產也。四曰《俗略》,志民風也。五曰《績略》,志名宦也。六曰《獻略》,志鄉賢也。七曰《事略》,志故實也。八曰《文略》,志藝文也。九曰《夷略》,志苗種也。十曰《雜略》,志瑣聞也。雖大抵本圖經舊文,稍附益以新事。然肇淛本屬文士,記誦亦頗博洽,故是書引據有徵,敘述有法,較諸家地誌,體例特為雅潔。薛承矩序,稱其上以搜楊終、常璩之所未及,下以補辛顯怡、李京、楊慎、田汝成諸紀載之漏遺。杭世駿《道古堂集》有是書跋,亦謂其詳遠略近,博觀而約取,蒼山、洱水之墟,稱善史焉。均非溢詞也。
△《吳興備志》·三十二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明董斯張撰。斯張字遐周,烏程人。是編輯錄湖州故事,分二十六徵。曰《帝胄》,曰《宮闈》,曰《封爵》,曰《官師》,曰《人物》,曰《笄褘》,曰《寓公》,曰《象緯》,曰《建置》,曰《巖壑》,曰《田賦》,曰《水利》,曰《選舉》,曰《戰守》,曰《賑恤》,曰《祥孽》,曰《經籍》,曰《遺書》,曰《金石》,曰《書畫》,曰《清閟》,曰《方物》,曰《璅》,曰《詭》,曰《匡籍》。採摭極富,於吳興一郡遺聞瑣事,徵引略備。每門皆全錄古書,載其原文。有所考正則附著於下。蓋張鳴鳳《桂故》、《桂勝》體例如是,而斯張因之。雖意主博奧,不無以氾濫為嫌。然當時著書家影響附會之談,剽竊撏撦之習,實能一舉而空之。故所摘錄,類皆典雅確核,足資考據。明季諸書,此猶為差有實際。黃茅白葦之中,可以謂之翹楚矣。
△《欽定日下舊聞考》·一百二十卷乾隆三十九年奉敕撰。因朱彝尊《日下舊聞》原本,刪繁補闕,援古證今,一一詳為考核,定為此本。原書分《星土》、《世紀》、《形勝》、《宮室》、《城市》、《郊坰》、《京畿》、《僑治》、《邊障》、《戶版》、《風俗》、《物產》、《雜綴》十三門,其時城西玉泉、香山諸處,臺沼尚未經始,故列《郊坰門》中,與今制未協。諸廨署入《城市門》中,太學石鼓獨別為三卷,於體例亦屬不倫。今增列《苑囿》、《官署》二門,並前為十五門,而《石鼓考》三卷則並於《官署門》國子監條下。又原本《城市》、《京畿》二門,五城及各州縣分屬之地,今昔不同,一一以新定界址為之移正。原本所列古蹟,皆引據舊文,誇多務博,不能實驗其有無,不免傳聞訛舛,彼此互岐。亦皆一一履勘遺蹤,訂妄以存真,闕疑以傳信。所引藝文,或益其所未備,或刪其所可省,務使有關考證,不漏不支。至於列聖宸章、皇上御製,凡涉於神京風土者,悉案門恭載,尤足以昭垂典實,藻繪山川。古來志都京者,前莫善於《三輔黃圖》,後莫善於《長安志》。彝尊原本蒐羅詳洽,已駕二書之上。今仰承睿鑑,為之正訛補漏,又駕彝尊原本而上之。千古輿圖,當以此本為準繩矣。
△《欽定熱河志》·八十卷乾隆四十六年奉敕撰。熱河即古武列水,避暑山莊在焉。舊設熱河道,領四廳。今置承德府,領平泉一州,灤平、豐寧、赤峰、建昌、朝陽五縣。此志猶以熱河名者,神皋奧區,鑾輿歲蒞,搜狩朝覲,中外就瞻,地重體尊,不可冠以府縣之目,故仍以行殿所在為名也。凡分二十四門。華蓋時臨,奎文日富,敬錄弁首,曰《天章》。省方觀民,勵精無逸,編年紀載,曰《巡典》。琛贐鱗集,梯航旅來,威德式彰,曰《徠遠》。軒衛隨行,明堂斯建,詳陳規制,曰《行宮》。
肄武習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