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3 / 4)

小說:顧準文集 精校本 作者:竹水冷

手段,貨幣本身不必是具有價值的貨幣商品,它只起著籌碼的作用;問題是流透過程中貨幣會滯留在各個環節上,貨幣也會作為貯藏手段起作用。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私有制與資本主義制度的貨幣,必須是本身其有價值的貨幣商品。社會主義制度下,流透過程中滯留在各個環節上的貨幣,與作為貯藏手段的貨幣是國家銀行發行的。國家銀行發行貨幣,同時就存在著社會的物資儲備。保證流透過程中的貨幣的價值的,就是這個物資儲備。設想整個社會是一個大生產企業,流通中的貨幣,無非就是發給勞動者的消費權利憑證,而未憑證兌取消費品的部分。

社會主義的國家銀行也有黃金貯藏,作為對外支付之用,那麼,貨幣不還是與黃金聯絡著,因而紙幣不過是黃金的代表嗎?這是不對的。黃金依然是資本主義世界的世界貨幣,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世界間的國際貿易,會利用黃金支付貿易差額,這是事實。可是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對外貿易的國家專營,黃金的國際輸送,只是商品的國際輸送的一種。社會主義國家沒有自由的外匯市場,沒有長期或短期資金的國際移動,就是這一論斷的證明。

所以,社會主義的貨幣首先是一種公共的價值尺度,貨幣具有價值,是因為它的發行流透過程,是與產品的生產分配過程相始終的① 。

① 社會主義國家的貨幣物價史證明它的幣值並不是一直穩定的;這與具體的貨幣政策有關,也與特殊情況下的財政政策與國民收入的分配政策有關,這裡不能詳細討論。

在並存著兩種所有制時,只要假定兩種所有制之間的關係是正常的,勞動人民集體所有制的企業不致窖藏貴金屬,越過國家對外貿易系統直接出售產品以獲取外匯等等,那麼,上面的分析還是適用的。我們前面已經指出,兩種所有制間的交換,與私有制下兩個商品生產者之間的交換,有本質的區別,因而根本不必藉助於作為一般等價物的貨幣來媒介這種交換。

貨幣,作為公共的價值尺度,在社會主義社會有它自己的特徵。

社會主義貨幣的價值,直接代表一定量的勞動時間,但它不可能固定在一定量的勞動時間上。因為勞動生產力經常在變化,一定量勞動時間所生產的有用物資的量,是在不斷變化著的。如果作為價值尺度的貨幣,與一定量的生產力變動不居的勞動時間之間的比例固定起來,就會使定量貨幣對定量有用物資的“購買力”之間的比例,成為經常變動的,不固定的。這樣,以定量貨幣為單位的工資率的變化,不能反映勞動者物質生活提高的程度。以貨幣單位計算的社會總生產額及國民收入額,不能反映全社會物質生產增長的程度。所以,所謂穩定物價政策,除了不使貨幣發行量超過流通所必要的量,以致物價上漲而外,也有這樣的意義:使貨幣代表各種有用物資量的綜合比例,並把這個綜合比例相對的固定起來。

前面曾經說過,為了使勞動者所得報酬,與勞動生產力增長程度相適應,可以提高工資率,也可以減低物價。提高工資率,就是使貨幣購買力停留在原有水準,貨幣就可以維待它的“不變價格”。減低物價則使貨幣的購買力提高,貨幣就不再維持在其不變價格水準上了。同時,不同生產部門勞動生產力提高速度有差別,為使價格不斷與價值一致,經常按照變動著的各類物資間的價值比例,調節其價格比例也是必要的。調節的結果,未必能變動個別種類的物資價格而不變更貨幣的不變價格。所以,作為公共價值尺度單位的貨幣,不僅不能直接以勞動生產力變動不居的勞動時間為單位,也未必能使之保持在代表一定量有用物資的綜合比例的那種不變價格之上。這也就是說,社會主義的貨幣直接代表一定量的勞動時間,但作為勞動時間的尺度單位,仍然只是相對的,不充分的。

下面的說法是很難理解的:

“蘇聯貨幣的穩定性不僅由黃金儲備來保證;首先是由集中在國家手中的、按固定計劃價格投入商品流轉中的大量商品來保證的。”①

① 蘇聯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編:《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438頁。

我們知道,當貨幣是由一種貨幣商品作為一般等價物而起價值尺度作用時,貨幣商品本身價值(生產它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變化,將反映為全部商品的價格的變化。因此不可能由按固定計劃價格的商品來保證貨幣的穩定性。如果這是可能的,那就必須隨著這個定量物資綜合價值比例對金價比例的變化,調整貨幣含金量,或者不規定貨幣含金量而隨時調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