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4 / 4)

國、洪憲、軍閥混戰、國民黨統治、抗日戰爭,一直到新中國的成立,又經十年“文革”的洗禮,迎來改革開放。歷史唯物主義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原理出發告訴我們,馮友蘭的哲學思想的變化也必然有著對中國近百年曆史變化的反映印跡。自解放以來,他更多的是在批判中度過的,這足以證明他在哲學領域中力爭不依傍人說話所做的努力。即使在70年代批林批孔運動中,他雖然也寫了《對於孔子的批判和對於我過去的尊孔思想的自我批判》等文章,但他所提到的仍然是批孔還要尊孔,這是哲學家在生活和現實土壤上盡的最大努力。我們畢竟不能苛刻地要求馮友蘭是個神。 毛澤東認為馮友蘭的哲學是唯心主義哲學,這應視為學術上的不同見解。毛澤東與馮友蘭的來來往往,表明兩人之間仍存在著共通之處,那就是他們都珍視中華古代文化在現實中的意義。所不同的是,馮友蘭在此基礎上更強調舊邦新命中的繼承,而毛澤東更偏向於破舊立新中的“破”與“新”。&nbsp&nbsp

毛澤東評點艾思奇

思奇同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