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動過程中碰到的問題非常具體,而解決問題後又能迅即地產生清晰可見的結果。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七章 和孩子一起修補壞了的物品(1)
有一次我的中學(康科德學院)校長碰見兩個年輕女孩子(後來知道,她們都畢業於史密斯學院)無助地站在路邊。她們開的車有一個輪胎癟了,她們不知道該怎麼辦。就在那時,他決定:“所有從我的學校畢業的學生都得知道該如何給汽車換備胎。”他給高年級學生開了一門新課,來教我們修補東西。這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使我形成了這樣的觀點:如果你肯花時間來分析、理解所面對的難題,就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困難,你幾乎可以做成任何事。這種觀點一直影響著我和我的許多朋友。我們總是以此為驕傲:我們能夠修理家中的許多東西,並能做成任何我們下定決心要做的事!我們這一代的許多人都做不到這些。
———建築師菲奧納
這就是你和孩子一起修補物品時能使孩子樹立起來的精神———樂觀進取,能把事情做好的精神。透過這項活動,孩子們會感到自己很能幹,發現自己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變得更為聰明。當然,本書中的許多其他活動也能產生相似的效果,但修補壞了的物品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直觀和具有現實性的,更能使孩子獲得極大的滿足感。發生問題的原因和解決問題後產生的效果之間有相當直接的關係,結果馬上就能顯現出來。
修補物品對孩子還有激勵作用,孩子會從中認識到幾乎任何事物都有辦法變得更好,從而更有理由對生活充滿樂觀向上的精神。如果你對於這種家務事不是很在行,也別擔心,儘管去做好了,你會驚奇地發現自己和孩子原來有這麼多的聰明才智,自己和孩子的學習速度能有這麼快。我們對“壞了”的定義也包括頭髮上粘了泡泡糖之類的事情。
這項活動在自然發生的時候,也就是當某件物品壞了而你和孩子決定修補它時,往往是最令人滿意和最有趣的。在本章中,我們舉出例項,並透過總結告訴你該如何做到下面幾點:
● 找到孩子喜歡修補的物品,最理想的是孩子關心、喜愛,卻剛剛壞了的東西。
● 讓孩子透過研究來探明該如何修補它。你只當孩子的助手,提一些必要的問題。
● 你和孩子一起來修補它。
和孩子一起修補壞了的物品
時間:十五分鐘到一小時,甚或幾個小時都可以。
地點:最好在家裡,因為家中有修補所需的工具和配件。而一旦你的孩子樹立起能把事情做好的態度,他們就能夠在任何地方都對壞了的物品進行修補了,即使你不在場也一樣。
裝置:對這次修補有用的工具和所需要的材料。
鼓勵孩子決定修補的物件
對於這項活動,我們所能給出的最重要的建議可能是“找到合適的工作任務”———修補孩子樂於修補的物品。最簡單的決定修補物件的方法是等著孩子弄壞他真正喜愛的某件東西。但如果這看起來得等上很久,也有其他的辦法。父母可以基於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做出建議。許多孩子對不同的修補任務有著強烈的喜好和討厭的傾向,比如,有些孩子會非常喜歡拿個棍子攪拌修建籃球看臺的水泥,但很討厭把所有小部件用螺釘擰在一起來組裝一個桌上足球檯。
無論我們是否喜歡,意外的發生都是不可避免的,總有這樣那樣的物品會被弄壞,而我們不得不修補它們!小時候,我家中有一塊以白色為主色的極具東方風情的地毯。我(凱特)有一次把酸莓汁灑到了上面,我以為自己闖了大禍,而媽媽只是說:“讓我們來看看該怎麼辦。這雖然不是世界末日,但我們真的得來整理一下。我會教給你我媽媽教過我的一些事。”我很喜歡從外婆傳給媽媽再傳給我的這種感覺。媽媽讓我拿來一塊白布和一些蘇打水,然後我們一起動手去除地毯上的汙漬。她向我演示如何把蘇打水灑在汙漬上,再把乾淨的白布鋪在上邊輕拍。“別揉搓它,只是輕輕地拍打,直到蘇打水被白布吸收,不要把蘇打水揉得哪兒都是,只是讓它被這塊乾淨的布吸收就好。”媽媽做了一半交給我,我做另一半,做的時候問媽媽我拍的力度如何,媽媽說:“你可以壓得更重一些。你覺得怎樣才能壓得更重些呢?”我想了想,說可以把那塊白布鋪在汙漬上,然後我站到上面。媽媽說:“好主意!”
第七章 和孩子一起修補壞了的物品(2)
合適的修補時間和合適的修補物件一樣重要。在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