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自序(2)
我在中央電臺經歷了“文革”的全過程。從“文革”時期走過來的人都記憶猶新,那個特殊的政治時期必然是特殊的宣傳時期,必然是一個混亂的瘋狂的宣傳狀態,複雜、艱難,時局瞬息萬變、不可捉摸,時刻處於巨大的政治壓力之中。那時,中國的媒體,尤其是電視還不發達,廣播又有著傳播快、影響面廣、直接進入千家萬戶、最能夠動員和形成廣泛社會輿論的特點,在各種媒體中發揮著獨特的優勢和作用,因此也就特別耀眼,受到特別的重視,給黨、國家和人民造成的影響也最大。
“文革”開始後不久,中央電臺首當其衝,1967年1月造反派奪權,是全國最早的奪權單位,主要是奪宣傳大權,原來的領導機構和宣傳機構被徹底打碎,由造反派群眾組織掌權,成立宣傳小組管理全臺宣傳。1968年初實行軍管,這年的12月28日我陰差陽錯地進了中央電臺宣傳小組任組長,在“軍管小組”領導下主持中央電臺的宣傳工作將近4年。1972年7月我去了“五七”幹校。1973年7月至1974年9月我擔任中央電臺新聞部國際組組長,參與了中央電臺《新聞報摘》、《全國聯播》節目的編輯與審稿工作。1974年10月被調任為中央電臺宣傳辦公室(總編室)主任,1975年7月進了中央電臺的領導班子,被任命為中央電臺副臺長、黨的核心小組副組長,依然是分管中央電臺的宣傳工作。這一簡歷說明,“文革”10年中的大部分時間,我處在中央電臺廣播宣傳的第一線和領導崗位上,天天如履薄冰,朝不保夕,誠惶誠恐。毋庸諱言,我在廣播宣傳中執行了那時錯誤的方針政策。在這樣的大的政治環境中,在這樣的崗位上,一個人的政治覺悟和業務水平的高低誠然可以減輕或加重由宣傳輿論造成的損失,但無法根本避免。
“文革”期間,中國也曾經在某些領域取得過驚人的成就,發生過一些震驚中外的重大事件,影響著國家發展的程序和未來的前途,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我到宣傳小組不久,便面對重大新聞宣傳的考驗。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開創了中國航天事業的新紀元。遵照周恩來總理的指示,中央電臺25日在極其緊張中保證了準確、及時地向全國報告了這一振奮人心的特大喜訊,27日報道了北京市民觀看衛星途經北京上空的動人情景。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幾十年中遇到的最緊張、最忙亂的一次播出。
——1971年9月13日,當時被呼得山響的“林副主席、林副統帥”突然叛逃,這一突如其來的嚴重災難和前後強烈反差引起的震驚難以言表。遵照周恩來總理的指示,在宣傳報道上採取了緊急應變措施,保證了全國局勢的穩定。
——不久,1971年10月,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透過了“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毛主席的喜悅溢於言表,決定立即派代表團出席聯大,指示全文刊播57國代表歡迎中國代表團的致辭,完全按照發言次序,完全不加選擇、不加刪節、沒有政治傾向地客觀報道,讓聽眾去評判。中央電臺創下了一次新聞節目播出6萬多字、長達5個多小時的歷史記錄(記錄新聞播出35個半小時),開創了新聞廣播一次節目時間的最長記錄。
——正在“文革”“打倒美帝”的高潮中,在1970年5月20日毛主席發表《五二○宣告》,在“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國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聲浪中,毛主席高瞻遠矚,做出驚人之舉,1971年4月批准邀請美國乒乓球隊來訪,隨後是基辛格秘密訪華。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首次訪華,面對隔絕了20多年的中美關係的巨大轉折,周恩來總理以高超的智慧縝密部署宣傳報道上的應對措施,堅持了原則,贏得了讚譽,保證了順利轉折過渡。
最難忘的是1976年,這一年發生的大事太多了!人民共和國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我把它概括為人民共和國曆史上“驚心動魄、天翻地覆”的一年!這一年宣傳報道的緊張、複雜、艱難和巨大的政治壓力,簡直叫人透不過氣來,至今回憶起來仍然心境難平。
自序(3)
——1月8日,敬愛的周恩來總理逝世,全黨和全國人民處在極度的悲痛中,而“四人幫”卻極力壓低周總理的治喪規格,更激起了人民對他們的憤怒,新聞界在想方設法抵制“四人幫”的壓力,盡力反映人民的呼聲和悼念活動,但難有作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