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1 / 4)

被撕得四分五裂”。 馬戛爾尼指出,中國拒絕英國的要求是沒有用的,因為“遏制人類知識前進的步伐是徒勞的”。一個時代行將結束、另一個時代即將來臨的看法,不僅表現在馬戛爾尼的過於自信中,也表現在清朝皇帝對英國新制造技術的無知中。同時,文明的碰撞在外交禮儀爭端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中國要求馬戛爾尼拜見皇帝時行三跪九叩大禮,但後者卻一再堅持只行脫帽禮和吻手禮,並表示如果中國官員也向喬治三世行同樣的禮節,他就願意給清朝皇帝叩頭。對於中國來說,這顯然是無稽之談:皇帝是“天下”的統治者,根本不可能與一個遙遠的藩王平起平坐。甚至圍繞著英國帶來的物品也產生了許多爭論:根據有1 500多年曆史的中國傳統,外國只能作為朝貢國進貢,中國人認為馬戛爾尼只不過是向朝廷進貢的使者,但後者卻再三堅持自己應該擁有與清朝地位平等的外交使節身份,兩方各不相讓,就這樣,處於兩個時代的兩種文明在未能相互理解的情況下不歡而散。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三章中國:動盪的歷史與翻天覆地的變化(2)

貿易使團最後只能以失敗而告終。馬戛爾尼關於中國命運的預測也許是中國人無法想象的,但是當時實力不斷增強而且富有侵略動機的英國顯然已發出了某些暗示。馬戛爾尼出使北京的時候,東印度公司已經開始從印度販賣鴉片到中國,這個行當很快就被證明一本萬利。1829年,中國明令禁止鴉片,英國對此大為惱火。隨著兩國關係漸趨惡化,英國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1839~1842年),憑藉大炮讓中國的南方城市屈服。在《南京條約》中,清政府被迫割讓香港島,而且還首次開放了5個通商口岸並支付大量賠款。中國 “屈辱的世紀”從此開始。

如果說日本是19世紀開始工業化程序的唯一東方國家,那麼中國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即便1800年時它仍與日本處於同一起跑線上,但後來卻沒有踏上工業化的道路。結果,19世紀的中國被當時的歐洲和美國遠遠地甩在了後面,隨後又被日本超越。1800年以後——特別是19世紀中葉之後,中國經濟日漸衰弱、幾近崩潰,整個國家承受著分裂、失敗和被外國列強瓜分的屈辱,主權大量淪喪。1949年以後,中國開始出現轉折,特別是1978年後更是出現了巨大的轉變。但是,中國現代性的動力來自歷史而非向西方學習的結果:儘管當時沒有出現這樣的跡象,但現代性的過程肯定不是簡單的“屈辱的世紀”就能解釋的。不過,這一時期的確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創傷。跟日本一樣,中國的現代性之路與西方所走的道路存在著非常大的差別。

輝煌的世紀

耶穌誕生前數年,中國就已經出現了現代的雛形: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的勝利,標誌著戰國時期的結束和秦朝的開始。截至公元前206年,秦朝的邊界廣闊無垠,我們所認為的當今中國心臟地帶的大部分地區都包括在內,其中還包括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之間人口密集的區域,向南延伸至越南南部,向北擴充套件到長城以北。可以毫不誇張地認為,現代中國誕生於公元前221年。秦朝的衰亡之後,漢朝的邊界繼續迅速擴充套件,並於公元前141~公元前87年,實現了領土擴張的最高峰,東北至朝鮮半島,南至中國南部和西南部,以及越南北部。在後來的1 000年裡,中國的領土範圍向北、東北和西北,向南和西南,均有所擴充套件。中國穩步獲取的龐大規模,與其大陸地塊的自然邊界有關,北至西伯利亞大草原,其海岸線至南部和東部地區,丘陵地區延伸至東南部。

大規模的內部遷徙、交通設施的不斷完善和長達幾個世紀的國家統一(或大體上統一)狀態,有助於大量分散的人口建立一種相對同質的文化。秦朝——雖然其壽命可能算不上長久,但是它建造了6 400多公里的交通要道,這是可以與羅馬帝國相媲美的一大豐功偉績。一箇中央集權制國家,一種成熟的治國方略,深深紮根於孔子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對2 000年來的中國政治和道義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秦始皇的統治下,書同文、車同轍、度量衡、貨幣都實現了統一。中國的獨特習俗——知天命盡人事的思想、依靠恪守孝道形成的家庭結構、使用共同符號和象徵的語言、基於崇拜先祖觀念的宗教,在這個時代都已經確立起來了。在第一個千年裡,中國基本上擁有——考慮到它實際上已經融合了多民族的事實——一種了不起的文化同質性。

第三章中國:動盪的歷史與翻天覆地的變化(3)

中國歷史上一直都存在一個非常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