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的特點:儘管它遭受了來自北方族群的多次入侵,尤其是13世紀的蒙古族和17世紀的滿族,但是所有這些入侵者,一旦統治得到穩固,便試圖學習漢族人的習俗和價值觀,並且按照中原人的原則和制度來進行統治,這都證明了漢族人當時所享有的聲譽和威望。漢語的堅持不懈和穩步傳播是文化力量的一種象徵:雖然遭受北方持續不斷的入侵,但居民的遷徙,避免了漢語分化成不同的方言,同時讓中國人自己更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從而也更加保護他們自己的語言和文化。像我們今天所熟知的那樣,早期出現的中國國民特性,對於中國來說,可能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更為關鍵,因為如果沒有這種特性的話,中國就不可能保持超過2 000年之久的統一,同時其規模多少也會遭到削弱。
從歷史來看,相對先進的農業形式,能夠確保社會維持大規模人口以及社會的有組織性,中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有資料顯示,中國在12 000年以前就已經開始種植穀物,比美索不達米亞的農業文明早了8 000年。雖然中國北方通常採用旱地種植穀物,但也已引入了水田種植。穀物種植在第一個千年發展緩慢,但後來迅速得到普及,這不但推動了中國農業的大發展,還促使經濟重心從關中平原轉移到長江流域。這一時期發明了水稻種植新方法,包括育種、早稻、種子的系統選擇、帶踏板水車和許多先進的灌溉工具。新技術和新工具使得中國擁有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水稻種植技術,極大地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
到宋代時,先進的農作技術已在中國的廣大土地上得到推廣,並穩步推動南部邊境的進一步拓展。農業繁榮促使人口迅速激增,1000~1300年中國的總人口幾乎翻了一番。500~900年,磚砌路沿著大中華帝國的中部鋪開,使得從帝國的首都到其他任何規模相當的城市,都只需要8~14天的時間。意義更為重大的是,河運(包括運河)、海運等水上運輸方式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各個水路體系連線成一個網路,為1200年全國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正如歐洲最大的海港城市威尼斯居民馬可波羅13世紀晚期所觀察到的:“我保證自己所說的句句屬實,這條運河如此之長,經過的地區和城市是如此之多,要是測算它所能承載的航運量及其交通價值,那意義將超過所有基督教徒的河流再加上他們的海洋。”
到12世紀時,紙幣在北方和南方的地位已經非常穩固,中國經濟逐步走向商業化的道路。奢侈品和大米等必需品的大型跨區域貿易都很發達。在宋代,沿海貿易蓬勃發展,貿易範圍遠至日本和東南亞地區。城市化程序也相當迅速,例如,13世紀晚期,中國當時最大的城市杭州,已經擁有近700萬人口:截至那時,中國成為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社會,城市人口大約佔到全國總人數的10%。然而,這些城市在政治中心和個人自由方面,並沒有發揮像歐洲城市那樣的作用:自治地區城市的發展受中央集權結構制約的模式,直到20世紀才有所改變。由於政府的鼓勵,在宋代特別是北宋一個半世紀的統治時期內,出現過學習和發明創造的浪潮。這個有時被稱為中國文藝復興時期的階段,見證了傳統考試製度的發展、新儒家思想的誕生、火藥的發明、灰泥和雕板印刷術的使用、書籍的廣泛發行以及數學、自然科學、天文和地理等學科的重大進展。其中大型紡紗機的問世,儘管從理論上來說,未能開闢一個類似英國數百年後經歷的工業革命那樣的時代,但是其意義幾乎不亞於後者。中國不僅是當時世界上文化修養最高和數學水平最強的社會,其發明創造也是首屈一指的。相比之下,北宋結束長達兩個世紀之後,歐洲的文藝復興才姍姍而來。 。 想看書來
第三章中國:動盪的歷史與翻天覆地的變化(4)
雕版印刷圖書的發行、大百科全書的出版、日益增多的進京趕考者、數學領域取得巨大進步(尤其是代數的發展)以及學者階層的出現,使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能識字算術的社會。相比之下,只有*世界可以同日而語,那時的歐洲還處於望塵莫及的境地。中世紀時期,歐洲國家還大量借用中國的新式發明,包括紙張、指南針、獨輪手推車、船尾舵、手紡車和雕版印刷術。截至那時,中國依然是東亞最先進的文明國家,對其鄰國擁有巨大的影響力,這些國家長期以來都是向中國皇帝進貢的中華附屬國,都對中華文明的優越性表現出虔誠的敬意。
1300年以後,這段非同尋常的繁榮時期逐漸步入衰退期,中國中世紀的經濟革命開始讓位於一段時期的經濟停滯,這個過程直到1500年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