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1 / 4)

禿蟀胍叮�ü�苤瞥瘛V洩�善魑鞔���輝諢跋隆M�敝洩�善饕彩艿轎餮笥跋臁�

明末至清朝乾隆年間中國經籍和美術西傳的情況大體上就是這個樣子。

我現在舉一個說明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國文化的具體的例子。我想舉德國最偉大的詩人歌德,他的一生跨越18、19兩個世紀,是非常關鍵的時期。他在1827年1月31日同愛克曼談話時說道:

(中國傳奇)並不像人們所猜想的那樣奇怪。中國人在思想、行為和感情方面幾乎和我們一樣,使我們很快就感到他們是我們的同類人,只是在他們那裡一切都比我們這裡更明朗,更純潔,也更合乎道德。在他們那裡,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平易近人的,沒有強烈的情慾和飛騰動盪的詩興……他們還有一個特點,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你經常聽到金魚在池子裡跳躍,鳥兒在枝頭歌唱不停,白天總是陽光燦爛,夜晚也總是月白風清。月亮是經常談到的,只是月亮不改變自然風景,它和太陽一樣明亮……還有許多典故都涉及道德和禮儀。正是這種在一切方面保持嚴格的節制,使得中國維持到幾千年之久,而且還會長存下去。朱光潛譯:《歌德談話錄》,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版,第112頁。

這是歌德晚年說的話,他死於1832年。他死後沒有過多少年,歐洲對中國的調子就逐漸改變了。據我個人多年的觀察與思考,這與發生在1840年的鴉片戰爭有關。在這以前,中國這個天朝大國,雖然已經有點破綻百出,但仍然擺出一副紙老虎的架勢,嚇唬別人,欺騙自己。鴉片戰爭一下子把這隻紙老虎戳破,真相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西方對中國的政治、經濟,進而對中國文化逐漸貶低起來。他們沒有歷史觀點,以為從來就是這個樣子,中國從來就沒有好過。他們自己的老祖宗所說的一些話和所做的一些事,他們也忘了個一乾二淨。隨著他們科學技術的發展,政治、經濟的發展,環顧海內,唯我獨尊,氣焰萬丈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他們敲了一下警鐘。他們之中的有識之士開始反思。於是出了像斯賓格勒《西方的沉落》這樣發人深思的書,可惜好景不長。到了20年代末30年代初,法西斯思潮抬頭,把西方文化,特別是所謂“北方”文化捧上了天,把其他文化貶得一文不值。中國人在法西斯分子眼中成了劣等民族,更談不到什麼欣賞中國文化了。不久就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比第一次大戰還要殘酷,還要野蠻。這又一次給西方敲了警鐘。西方有識之士又一次反思,湯因比可以作為代表。預言已久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始終沒有爆發。雖然在全球範圍內大大小小的戰爭從未停止過,大家總算是能夠和平共處了。到了今天,人類共同的公害,比如人口問題、糧食問題、汙染問題、土地問題等等,一個個被認識得越來越清楚。兩個超級大國似乎也認識到,靠武力征服世界的美夢是不現實的,他們似乎也願意和平共處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要怎樣來認識西方文明,怎樣來認識東方文明——中國文明,怎樣來認識文化交流,就非常值得我們注意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從宏觀上看中國文化(7)

我在上面提到的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對中國文化和中國未來的作用有自己的看法。在同日本宗教活動家池田大作的談話中,(苟春生、朱繼徵、陳國樑譯,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北京,1985年),他詳細闡述了自己的看法。為了把他的觀點介紹得明確而翔實起見,我想在這裡多引用他的一些話。

湯因比說:

因此按我的設想,全人類發展到形成單一社會之時,可能就是實現世界統一之日。在原子能時代的今天,這種統一靠武力征服——過去把地球上的廣大部分統一起來的傳統方法——已經難以做到。同時,我所預見的和平統一,一定是以地理和文化主軸為中心,不斷結晶擴大起來的。我預感到這個主軸不在美國、歐洲和蘇聯,而是在東亞。

由中國、日本、朝鮮、越南組成的東亞,擁有眾多的人口。這些民族的活力、勤奮、勇氣、聰明,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毫不遜色。無論從地理上看,從具有中國文化和佛教這一共同遺產來看,或者從對外來近代西歐文明不得不妥協這一共同課題來看,他們都是聯結在一條紐帶上的。並且就中國人來說,幾千年來,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幾億民眾,從政治文化上團結起來。他們顯示出這種在政治、文化上統一的本領,具有無與倫比的成功經驗。這樣的統一正是今天世界的絕對要求。中國人和東亞各民族合作,在被人們認為是不可缺少和不可避免的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