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網站
中國文化發展戰略問題(1)
本文是作者1986年10月在民盟中央舉辦的“多學科學術講座”上的演講;1987年3月修改後收入上海知識出版社出版的《我國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戰略問題》一書。
同志們!今天講的題目是《中國文化發展戰略問題》。同志們回想一下,我們在解放前討論文化,討論文化交流,討論中西文化的差別,有過幾次高潮。我的印象最清楚的一次是20年代。當時有人提出全盤西化,有不少人反對,曾討論過一次“中西文化及其差別”。現在有一位老先生還在世,就是梁漱溟先生,93歲高齡了。他寫了一本書,叫做《中西文化及其哲學》,好多同志都知道。可是解放後這情況有了很大變化,年輕同志恐怕很難回想了,年紀大點的同志可以回想起來。我們解放後的文化討論,據我回憶基本上沒有過。這是什麼原因呢?據我自己看法,就是我們受了一個大國的影響。“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主義。”這是不成問題的,我們應該感謝。但是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教條。同志們知道社會學這個學科非常有用,比方人口問題就屬於社會學的範圍;勞動問題、勞動就業問題等等,好多問題也都在社會學範圍以內。可是一解放,我們社會學這門科學本身好像就反動了,非常滑稽。所以後來大學的社會學系也沒了,關了。在同樣的情況下,文化討論也成了一個禁地。現在我們知道蘇聯是不大討論這個問題的。所以一直到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中央的政策改變了。大家都感覺到,我自己也認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中央的政策是非常正確的,受到大家擁護。所以過去不敢談的問題,今天也敢談了,大家思想真正是解放了。大家現在講話確實是暢所欲言,這個情況過去從沒有過,同志們可以回想。因此今天我們也來談文化發展的戰略問題。
我們目前的情況同志們知道,經濟改革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這一點國內外沒有人不承認的,因為這是事實。我們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現在政治改革也已經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下一步,就是要進行精神文明的建設,*中央已經發了個決議。所以現在全國對文化問題興趣都很高,有幾個城市開過比較大規模的討論會,比方上海就討論文化發展。文章發得很多,學會也成立不少。小規模的討論文化問題的也很多,這種情況確確實實是空前的、非常令人歡欣鼓舞的。我們相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大家來研究這文化發展戰略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它將來會對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起很重大的作用。至於我自己,我不是一個專家,我對文化問題連半路出家都夠不上,只在最近看了一些文章,也沒看全。在看文章的基礎上,有的同志讓我談過幾次文化問題,所以現在我儼然成了一個文化專家了,實際不是這麼回事,我不是這一行的專家。我不是故意在這兒客氣,我是講實話。現在我把我自己看文章的結果,考慮過的問題,給同志們彙報一下。我不說是請同志們批評,為什麼原因呢?因為請同志們批評就證明你自己認為錯了。我並不認為我自己錯,我要是認為錯的話,就不應該給大家講,給大家講就是愚弄大家。我認為我是對的,可是它不一定對。我說是讓咱們大家來討論。
中國文化發展戰略問題(2)
現在我想講三個問題。原來我寫的提綱已經過時了。寫提綱時中央的決議還沒發表,那時看的文章還不太多。寫好了以後,我又用了些功,看了些文章,所以那個提綱基本上不大能用了。今天我講的跟那個提綱恐怕有很大差別。前一部分差不多,後一部分的差別就很大,先跟同志們講一講。今天準備講的三個問題是:第一,文化和文明究竟是相同在什麼地方,不同在什麼地方。第二,當前中國社會情況。第三,怎麼樣開展文化交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理順各方面的矛盾關係,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為什麼講這個文明與文化的區別呢?因為我們現在,在我們日常生活裡邊,在我們報紙上,經常把文化說成文明。那麼究竟什麼叫文化,什麼叫文明呢?同志們查字典也可以查出來,什麼漢語字典都可以查。我現在把我的一些想法簡單給同志們講一講。文化與文明的關係,我在提綱裡畫了一個圖:有兩個圓圈、中間是交叉的;一個圓圈是文明,一個圓圈是文化,意思就是文明與文化有一部分是相同的,有一部分是不同的。結果在列印時,兩個圓圈都沒了,光剩下“文明”、“文化”四個字擺在那個地方。同志們會覺得很奇怪: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上面講的。同志們考慮一下,這兩個詞大概都是我們中國固有的。我們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