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量佔銀行資產的份額更是不斷擴大。
二、“次貸危機”是個什麼危機(5)
據統計,1985~2006年,美國房地產信貸的比重由15%上升至33%左右。其中,住房貸款增幅最大,從9%迅速提高至20%,而工商貸款的比重則從22%降至11%。這種狀況的持續,使得美國個人負債率屢攀新高。2005年底,美國居民全國負債已經超過了8萬億美元。負債的大量增加主要就來自於房價上漲帶動的貸款額度增加。
面對如此高額的增長,一些人士終於發出了房地產泡沫的危機警告。然而,這樣的警告為時已晚,信用市場的狀況已顯示出危機正在迫近。
在美聯儲連續十幾次加息後,2005年底公佈的資料表明,美國許多地區的個人住房市場活動正在趨緩。在此之前,多家美國銀行在當年度第三季季報時也相繼提出了盈利預警。美國前幾大銀行都表示,僅一個季度的壞賬損失就可能達到十多億美元,因為當年10月施行的新破產法造成美國申請破產的人數激增。
據當時的資料顯示,就在破產法案截止日10月17日的前幾天,大批美國人湧向法庭申請破產。僅僅在2005年10月17日前一週,就有超過50萬人宣佈破產,相當於上年全年的三分之一,可謂是盛況空前了。而當時更有媒體報道稱,就在新的偏向共和黨的政策正式實施前夕,不僅共和黨領袖的財務狀況遭到調查,共和黨競選總部財務長竟然也在那個時刻宣告了破產。
有一點必須指出的是,在美國,當民眾發現他們無力支付個人貸款時,他們首先考慮到的就是違約信用貸款。這是因為,美國個人一般不敢不繳房貸,他們害怕房子一旦被查封便無處可住。但是對於信用貸款的態度就往往大不一樣了。美國信用貸款利率固定為19%,不受升息影響,高昂的利率以及不是很嚴重的後果使得信用貸款成為了優先違約物件。當這種狀況持續惡化時,信用市場的危機轉向房貸市場也就不可避免。
時間推進到2006年中期。美國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發表的報告顯示,美國舊房銷售中間價已比上年同期下跌。這是美國房地產市場11年來首次出現的年度房價對比下跌,而中介獲利也是十年來最低水平。此外,未售出房屋庫存量增長至近400萬幢,按最新的銷售速度計算,這些“待字閨中”的房屋至少需要大半年才能售完,這個比率是1993年4月以來的最大值。
不利的訊息還不止這些。同期美國商務部公佈的報告顯示,與上年同期相比,美國的新房開工量已下降了,且呈連續下降趨勢。
清醒起來的經濟界人士終於發出了連續性的警告:美國曆史上最大的房地產泡沫正在破滅,其影響將不僅限於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
而美國的炒房者們,也開始憂心忡忡起來,他們彷彿意識到,“只求少賠錢,拿回現款”也就阿彌陀佛了。
美國房地產市場的如此轉折性變化,其背後的推手到底是什麼呢?
不由得想起了當時看過的這樣一組頗富中國語言特色的詞:漲也利率,落也利率!
美國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經濟學家勞倫斯曾經指出,抵押貸款利率走高是美國房屋銷售整體水平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同時,業界公認,近年來美國房地產市場繁榮的根本原因也在於美聯儲製造的低利率環境。尤其是2001年恐怖襲擊之後,為刺激經濟復甦,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開始急速減息。短短一年之間,美國的短期利率降至40年來最低水平,由減至。受此影響,用於購房的30年期抵押貸款利率也隨之下降。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二、“次貸危機”是個什麼危機(6)
與此同時,為吸引購房者,美國經營房貸的一些銀行還推出了各種各樣的新模式,讓購房者可以幾乎不付首期,或者在一定年限只付利息不付本金,從而輕鬆擁有屬於自己的房產。於是,原本買不起房子的人群也買起了房子,美國房產牛市開始形成,整體房價自然上漲。隨之而來的,則是物價不斷走高,通貨膨脹風險開始積累。
當節節走高的通貨膨脹風險不斷加大時,美聯儲又連續17次調升短期利率。同樣的道理,美國的30年期房屋抵押貸款利率也隨之上升,到2006年8月時,已達到了,比上年同期高出了3個百分點。這又使得房地產購買者的負擔明顯加大,尤其是那些所謂的次貸群體。
當時,雷蒙德金融公司一位經濟學家即披露,已有高達10%的房屋抵押貸款申請者的資產負債水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