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負數。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人在購買房產時已不得不對高不可攀的貸款利率斟酌再三,美國房產市場銷量銳減、房價走低也就是必然的結果了。
根據財富效應,房價走低就預示著一部分人的財富縮水,而財富縮水必然會壓縮消費,進而導致美國經濟降溫,直至惡性迴圈。
直到此時,美國經濟決策層中依然有人認為,雖然美國房地產市場開始降溫,但不會對美國經濟造成大的負面衝擊,受影響的主要是股票市場的房地產相關板塊。與之相呼應的一個代表性人物,就是美國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珍妮特·葉倫。這位女行長曾站出來說:美國目前出現的房地產市場降溫基本上還在美聯儲的預料之中。在她看來,可能引發房地產市場意外深度衰退的主要原因是社會就業崗位大幅減少。而從全美範圍看,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並不大。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國際上一些經濟學家的警告:美國經濟放緩的程度可能已經超過美經濟決策部門的預期。
4.豈能是一個泡沫了得
泡泡是人吹的,而它的破滅也是與人息息相關的。所不同的是,美國房地產泡沫的破滅,決不僅僅只是一個泡沫的問題。
不管是從房屋銷售額、新房起建數量、還是已建好的房屋數量來看,2005年年底到2006年年初是美國房地產市場的頂峰時期。所以,美國房地產泡沫的破裂實際上從2006年中期就已經開始了。主要表現在:一是房屋價格的持續下跌;二是美聯儲不斷調高利率,導致貸款人的還款壓力迅速增大,違約還款現象開始增多。
美國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2006年8月15日發表的報告顯示,當年第二季度,美國舊房銷量比上年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