莢齠唷�
美國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2006年8月15日發表的報告顯示,當年第二季度,美國舊房銷量比上年同期下降了7%,降溫區域涉及美國大多數州。而美國西部地區舊房銷量的降幅更是達到了%。這份報告同時顯示,此前房地產市場最火熱的地區,降溫幅度也最明顯,如亞利桑那州第二季度的舊房銷量下降了%。
房地產的這種影響迅速傳導給了美國經濟層面。同一時期,受房地產市場降溫、持續提息效應以及高油價的影響,美國經濟增長速度開始明顯放緩。據美國商務部當時公佈的資料,當年第二季度美國經濟增速急劇下降至%,遠低於第一季度%的增幅。這種變化本應給予高度重視,但美國經濟決策部門的反應不知是疏忽還是有其他故意,表現出來的是明顯消極,直至整個房地產市場開始呈現出明顯的拐點特徵。 。。
二、“次貸危機”是個什麼危機(7)
隨後的美國房地產市場,各種資料都顯示出了自1970年以來的最大降幅,市場拐點終於出現。這導致美國經濟總體走向也開始變得越來越難以把握。再加上美國進行的耗資巨大且無法脫身的伊、阿戰爭,投資人對經濟前景的信心受到明顯挫傷。這又進一步抑制了公眾對大宗物品消費的開支。
後來就有經濟學家批評說,正是美聯儲的一系列加息打壓了美國房地產市場,並導致持續十幾年的上升週期出現逆轉。然而,美聯儲自2006年8月以來已連續第6次決定維持現行利率,也給其未來的降息留出了餘地。如今看來,這對美國房地產市場而言,是個意味深長的資訊。
同時,考慮到美國本已存在的諸如“雙赤字”、美元貶值等眾多的經濟社會問題,當時就已有部分經濟學家對美國經濟的未來走勢發出了嚴歷警告。但美國決策層表現出來的,依然是不為所動。
此時,市場的逆向選擇發揮作用,風險謹慎者開始選擇退出市場。因房地產市場拐點引發的證券化產品風險,終於凸現出來。
根據惠譽公司(Fitch Ratings)對住房按揭貸款證券化產品的調查,2006年第三季度美國逾期次優級貸款同1998年相比,出現了超過16倍的增長。截至2006年底,次優級借款人佔所有按揭貸款總額的四分之一。在這樣的情況下,逾期率擴大,次優級借款者的家庭或者已經失去了他們的房屋,或者將在未來幾年內失去他們的房屋。由於結構化產品的高收益主要來自所“捆綁”的次級類債權,因此,貸款質量下降還連累了結構化產品。這也就預示了未來會有更高的違約比例。
更讓人擔心的是,伴隨著證券化產品質量下降,其數額卻在快速放大。統計顯示,美國市場CDO發行餘額已由最初1995年的12億美元,增長到2006年的2895億美元,10年間陡增240多倍。這種狀況預示了前文所說的“住房貸款被隨意證券化所導致的風險逐漸加重”的危險結果。
首當其中的就是次級房貸公司。如前文已經交待,次級抵押貸款公司的客戶主要是不能達到嚴格信貸標準的購房者,這些人必須承受較優質客戶高2…3個點的“歧視”利率。當前幾年房地產還處於泡沫繁榮時期,很多放貸機構為貪圖高利潤進一步放鬆了對貸款標準的要求。而當房地產市場降溫之後,這些貸款群體的違約還款現象也就大量出現了。於是,資本的逐利性使得在較短時期內,就已有20多家業內大公司停止了發放新貸款,並連帶多家公司股票下跌。這其中就包括了對這些公司進行投資的眾多金融企業。
很快,美國一些貸款類金融機構的資產質量出現惡化,貸款拖欠或違約的比率快速增加,導致數十家貸款機構開始申請破產保護。這其中就有美國第二大次級房貸商——新世紀金融集團。2007年4月初,在多家財務公司迫使該公司回購數十億美元的呆壞賬之後,僱員超過7000人的美國第二大次級房貸商新世紀金融集團不得不申請破產保護,成為美國此輪房地產滑坡中破產的最大按揭貸款公司。同日,美國另一家獨立房貸公司People’s Choice也向法庭申請了破產保護。
當烏雲壓頂之時,風雨還會遠嗎?
美聯儲終於做出了反應,於2007年8月向金融體系注入流動性資本以增加市場信心,美國股市也得以暫時性的高位維持。這種狀況迷惑了投資者和美聯儲,形勢看來還不是太壞。只是,市場無形之手終究要受資本天性的支配,美國股市“看起來不太壞”的景象註定是短命的。
果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