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自刎、共尉喪命、吳芮歸降,經過八年的奮鬥,劉邦除掉了幾乎所有的敵人,掃清了他攀上人生巔峰的所有障礙。此時的他是無比興奮的,激動的心情溢於言表。興奮過後,他準備再進行幾輪表演,顯示一下自己的權威,好讓自己真正號令天下。
表演開始了。
第一輪表演是封王。封王的人選都在預料之中,沒什麼新意。黥布、臧荼、韓王信、張敖(張耳的兒子,公元前202年張耳病死,由其子繼位)原地不動;彭越如願以償得到了梁王的稱號;吳芮改為長沙王,原有地盤不變。
動靜比較大的只有韓信。這位仁兄當初千方百計爭取到的“齊王”那個稱號是不能再用了,他原有的地盤也不再給他了,劉邦替他想了個新稱號——“楚王”,找了個好去處——楚地。
韓信聽到這個任命,當場都想大哭一場,不過他忍住了。他知道劉邦這是拿他開刀。沒動其他六個人,說明他們的實力還不足以讓老大防備,而他韓信很榮幸,他具備了這個資格。這一切都是韓信自己努力出來的,能讓老大費心盡力照顧他,是他的榮幸。
也許你會說,楚地也很大啊,當個楚王也不錯嘛。你如果真的這麼說,也不為錯。但我只想說,如果是一個平頭老百姓幹了那個角色簡直是無比榮光的事情,可他韓信不同,因為這個地方曾經的老大就是死在他的手上。把他留到這裡,就等於讓成千上萬雙眼睛盯著,說不定哪天會很幸運地飛過來一個黑磚。
不過韓信的能力還是很過關的,據說在楚地乾的有聲有色,並留下了這麼兩件小事。第一件事就是賞錢。請來了當初請他吃飯的老太太,賞賜千金;叫來南昌亭長,不屑地賞他一百錢,算是結算了當初的伙食費。第二件事情就是封官。當上楚王后,韓信立刻把當年讓他鑽褲襠的那個混混逮了過來。被拉到韓信面前後,這位曾經很蠻橫的傢伙被嚇的差點尿出來,一屈膝就想去鑽褲襠。就在這位仁兄試圖幹這件很有意思的工作時,韓信阻止了他,不但沒讓他鑽還給他找了份工作——中尉。當了中尉就要經常見面,經常見面就要經常磕頭,別人不磕頭但他的磕,每逢磕頭韓信就會對身邊人講:“這是位壯士,當初他就敢侮辱我。”起初聽到這句話,混混都會很害怕,後來聽多了才真正弄明白韓信這是什麼意思,再逢韓信這麼說,他都會羞愧的想去鑽褲襠。總的來說,韓信當楚王的日子過的還是比較愜意的。
事實上,新封七王的日子過的都很愜意,也比較舒心。就在他們高高興興過日子時,有人不爽了。不爽的人就是劉邦,我封你們為王,滿足了你們的願望,可你們也的表示表示,滿足一下我的願望嘛。來而不往非禮也,要再不開竅,就先拿你們動刀。為表示自己的不滿,劉邦派了幾波使者,走訪諸王,沒事找事敲打敲打,找個機會暗示暗示,這一下大家明白了。人家安排工作,咱就得給人家幹活,劉邦給我們賞封號,我們就得給人家上尊號。
當大家明白其中的道理後,紛紛行動了起來。當然在行動之前幾個人還是先行打了招呼,共同研究了一番,最終達成一致意見,紛紛上書。上書的內容寫的很多,但目的只有一個——尊劉邦當皇帝。大家行動了起來,劉邦很高興,但他還準備表演一下。
第一次上書,劉邦不肯,說自己賢德不夠。
一次不行那就第二次,幾個人搜腸刮肚的把多年來認識的那幾個字重新排列排列,二次上書。劉邦依然不肯,說怕違背民心。
劉邦這麼個搞法,讓幾個人有些彷徨,難道我們想的尊號不對老大的胃口?但你想當個什麼就直說唄,難不成想當玉皇大帝?沒這樣打啞謎的。幾個老夥計認真交流了一下思想,打探了一下老大的心思,最終做出了個決定,照章重來,第三次上書。劉邦同意了。事不過三,三次上書就夠用了,如果這一次再不同意,那幹人會被他徹底弄傻的。
公元前201年農曆二月初三,劉邦稱帝,定都洛陽,這一年他55歲。
從一個混混到一個皇帝,只用八年時間,魚龍變化如此之速,世所罕見。人的成功需要機遇,劉邦有機遇,但很明顯他不僅是靠機遇,因為他有方法,也有實力。他對自己的成功做過註解,我個人認為那的確是他成功的精髓。
一次聚會,酒過三巡,劉邦感覺很好,心血來潮,問了這麼一句:“不知道誰能說清楚我為什麼能得天下,項羽為什麼會失天下?”
劉邦突然這麼一問,讓剛才還吆五喝六的將領們閉上了嘴,因為他們還真沒好好想過這個問題。對他們來說只要知道命令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