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旭日東昇—(三)稱帝(2 / 2)

小說:兩漢往事 作者:閒雲漫關

麼就夠用了,我管你那麼多幹什麼?又不準備編寫類似《十萬個為什麼》那種兒童刊物,知道太多也沒用。

但老大問話了,不回答似乎也說不過去,因此一個人在動過一番腦筋後,站了起來開始了他的回答,這個人叫王陵。

兩漢這段歷史線索龐雜、人物眾多,為能把每段故事完整地展現出來,因此我一般基於一兩條主線和一兩個主要人物進行介紹,對同時發生的其他事情或穿插出現的人物一般沒有著筆。沒介紹不代表不介紹,通常情況下會採取插敘的方式,待這些人物有唱主角的機會時,將對其生平進行詳細講述。以往如此,以後也是如此,對這個王陵的介紹也是採取這種方法。

王陵,沛縣豪霸,這個人出山很早,但起初並沒有跟隨劉邦,因為他有些瞧不起劉邦。這個人生性耿直、任氣豪俠,還有一個很特別的能力——執死理。劉邦當混混那一陣對王陵比較尊敬,見了他還得叫幾聲“哥哥”。陳勝吳廣起義後,劉邦舉起大旗開始個體經營,王陵沒來投靠,反而自己也做了面大旗,也成了個體戶。

事實證明,造反這種事,哥哥不一定會比弟弟乾的好,王個體戶乾的就很一般。劉邦西進關中前在南陽打了一次勝仗,當時王陵也待在南陽,但他沒過來幫忙。在當時兩個人的實力似乎還是半斤八兩,可經過不是太長的一段時間後,倆人的差距可就拉大了。隨後的日子裡,劉邦西進關中,王陵在南陽;劉邦當漢王,王陵在南陽;劉邦還定三秦,王陵在南陽;劉邦兵臨關東,王陵在南陽;劉邦進攻彭城,王陵還在南陽。人家劉邦幾年來越鬧越大,從個體戶一躍成了上市公司,而王陵卻原地踏步,依然是個體戶。最終,劉邦在攻下彭城後,王個體戶被他成功兼併。

王個體戶被劉邦兼併後,項羽也發現了他的價值,準備把他挖過來。項羽挖掘人才的辦法很特別,但不實用。項羽奪回彭城後,幸運地找到了王陵的老孃,並把老太太帶回了軍營,要她給兒子寫信。信還沒寫,王陵的使者就跑來了,老孃被抓他有些著急。劇情似乎一直朝著對項羽有利的方向發展。然而讓項羽預料不到的是老太太和王陵一樣——執死理。項羽和劉邦比起來,她更看好劉邦,因此在王陵使者準備離開時,她說了一句話:“善事漢王,毋以老妾而持二心。”說完自刎而死。

老太太一死,激怒了項羽,他又幹了一回自己尤為熱衷的事情——煮人。最終結果是老太太熟了,王陵惱了。從此之後,只要聽到項羽這個名字,王陵就會抓狂。垓下之戰,抓狂的王陵就沒少挖牆磚。還值得一提的是,王陵直到劉邦遷都西安很長一段時間後才得以封侯,原因除歸降較晚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一個方面——與雍齒交厚。雍齒這個人我們以前提過,隨後再進行詳解吧,簡單點說雍齒這個人劉邦很討厭。

劉邦稱帝后,王陵就隨侍身邊,在聽完劉邦的問話後,他站了起來,開始了他的馬屁。馬屁內容很長,我不想複述,但大概意思是:你比項羽捨得封賞,能與天下同利。

聽完王陵的馬屁,劉邦輕輕搖搖頭,笑著說道:“公知其一而不知其二。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糧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劉邦的話,雖然不能完全概括其成功的緣由,但實實在在點到了精髓,因為他很睿智地發現了一個取勝的關鍵——人才。2001年江總書記第一次提出“人力資源是第一生產力”,至今只有十幾年時間,而事實上二千多年前的劉邦就認識到了這一點,他能夠成功絕不是偶然。而項羽恰恰相反,從頭至尾一直見他一個人在忙活,最終的結果是把自己累的半死還得自刎烏江。這兩個人比起來,劉邦是個董事長,項羽最多勝任個總經理。孰優孰劣,無需再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