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2 / 4)

小說:趙匡胤傳奇 作者:左思右想

”,待新春之時登位豈不更好?因此,郭威並不急於馬上登基。急甚麼呢?反正現在已經是皇帝了,可以稱孤道寡了,可以號令天下了,還急甚麼急?

於是,就令範質撰寫了一道諭旨,把自己從當兵到當皇帝的前因後果昭告天下:

寡人出自軍旅,並無德望。因緣際會,叨竊寵信。高祖皇帝甫在經綸,待以心腹:洎登大位,尋付重權。當顧命之時,受忍死之寄:與諸勳舊,輔立嗣君。旋因三叛連衡,四郊多壘,更承朝命,委以專征,兼守重藩俾當勁敵,豈敢不奮身戮力,竭盡忠心?冀肅靖疆場,以保安社稷。叵料奸邪構亂,將相連誅:偶脫鋒芒,克平患難。志安劉氏,順報漢恩。唯擇長君以紹丕業。遂奏太后,請立徐州相公。奉迎之使已在道途,法駕行旌未至都下,尋以北方告變,寇騎入侵:遂率師徒,徑往掩襲。行次近鎮,已渡洪河。十二月二十日,將登澶州,軍情急變,旌旗倒指,喊叫連天,引袂牽襟,迫請為主。環繞而逃避無所,紛紜而逼脅越堅。頃刻之間,安危不保。事不由己,須至徇從。於是馬步諸軍擁至京闕,今奉太后誥旨,以時運艱危,機務難曠。傳令監國,遜避無由。黽勉遵承,夙夜憂愧。所

望內外文武百官,共鑑微忱,匡予不逮,則寡人有深幸焉!佈告四方,鹹使聞知。

接著,一連兩日又下了兩道誥旨,一道是太后的誥文,一道是新君的聖旨。以太后名義下的誥文是:“劉漢的太后下令要郭威監國。”新天子的聖旨是以郭威名義下的;說道:“好的!既然太后下了誥命要我當皇帝;哪我就來當皇帝,管理這個國家吧。”

這樣一來,他把兩個朝代的一交一接,描述得天衣無縫,合情合理,文質彬彬,充滿了溫,良,恭,儉,讓。他在告訴天下人,這是兩個政權的和平過渡。

看來天下事已大定了。

別看郭威沒進過學堂,沒文化,但他很有內涵,有謀略,很會識別人才。事變乍起,倉卒之間,他除了利用王峻,王殷等武夫替他控制好部隊外,還提拔了範質當他的筆桿子。這範質也確實不負所托,大筆一揮,幾篇文章,就把兩朝交替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描寫得那麼美倫美奐。儘管在中國的歷史上,這樣的故事已經演出過很多次了,也不管天下間有幾個人會相信,但他卻麻痺了郭威的政敵,分化瓦解了對手的集團,爭取了時間,利於後來各個擊破。

所以,郭威是成功的。因為這樣一來,天下人都知道,是太后把劉家的皇位讓給郭威的。既然是讓位了,哪原來立的嗣君就應該廢了。於是,還是範質代筆,也不管太后同意不同意,又寫了一份誥文:

比者,樞密使郭威,志安社稷,議立長君,以徐州節度使贇為高祖近親,立為漢嗣。爰自藩鎮徵赴京師。雖誥命尋行而軍心不附。天道在北,人心靡東。適取改卜之初,俾贗分土之命。贇可即降授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上柱國,封湘陰公。食邑三千戶,食實封五百戶。欽哉唯命。

幾道誥旨一頒佈,天下人都知道:原來立的劉贇為嗣君如今廢掉了!貶為湘陰公。郭威馬上要登基當皇帝了!

新皇帝要上臺,首先要掃除障礙。此時劉贇已動身來京,被郭從義堵在宋州路上。王峻立即派人前往宋州,囑咐郭從義除掉劉贇。那馮道一聽訊息,看到形勢險惡,也不管劉贇死活,脫身連夜跑回汴京去了。

王殷又派人往許州,囑咐趙匡胤除掉劉信。那劉信原來就是個庸人,憑著兄弟劉知遠當皇帝才做的官。原來看見楊邠,史弘肇,郭威等人位高權重,早就忿忿不平,後來劉承祐殺了楊,史等人,他高興得要命,拍手稱慶,置酒慶賀。及後聽說郭威領兵入京,承祐被殺,又嚇得惶惶不可終日,躲在衙內不敢出來。及後聽得太后有旨立劉贇為嗣,才又敢出來活動活動。如今見趙匡胤領兵入駐許州,又聽說郭威監國,廢了劉贇,知道大事不好,在劫難逃,便自縊死了,倒省得趙匡胤他們動手了。

這兩人死了,駐守在兗州的慕容彥超勢單力薄了,沒敢去招惹郭威。郭威那邊也正忙亂著呢,只要你承認這個君臣名分,不來招惹,我也犯不著激化矛盾,妄動干戈。

這時,擁立郭威的將領們(當然也包括原來的朝廷百官)都急於郭威早正大位。於是,選定了正月初五日吉時,王竣,王殷親率竇貞固,蘇禹珪等文武百官到皋門迎接郭威進城,就是那位歷朝*,太師馮道,也及時從宋州趕回,參加了這一迎駕大典。

崇元殿上,早就陳列了從後宮搬出來的國寶御璽,範質也替太后寫好了郭威的即位誥文,由竇貞固,蘇禹珪,馮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