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佔了南京,除掉楊秀清之後,就一頭扎到自己編的宗教大戲裡,怎麼也出不來了,怎麼看自家都是上帝的第二個兒子,跟他們家老大耶穌一樣,是有天命之人,手下的兵將實在打不過了,自會有天兵天將下凡,替他打天下。直到清兵將南京城四下圍得鐵桶一般,也堅信不移。城裡的人沒糧食吃了,他告訴手下,上帝說了,降下了甜露,城裡的野草就是甜露,大家儘管吃草好了。手下人說不能吃,洪天王大怒,說,取來做好,朕先食之。食可是食了,洪天王的命也沒了,南京城裡的野草,不是野菜,只能餵馬,人吃了,尤其是一向嬌貴的洪天王吃了,肯定受不了。當然,洪天王的甜露,也不是沒有根據,《聖經》舊約上“出埃及記”,上帝就這樣賞賜過摩西的部屬,可惜,上帝對這個他老人家自封的二公子,不那麼好,賞賜硬是沒下來。
慣於拿命名來蒙人的人,有時候不留神,也會捅出漏子來,畢竟,畫餅畫得再好,也不能當飯吃。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皇帝與神仙之間的尷尬事
神比人大,比人牛,古今中外皆然,但凡叫個神,似乎都有福人禍人的能力。但是在中國,人神之間的關係,有時候卻有點糊塗,說不清到底誰厲害,尤其是碰上官方權力之際就更糊塗。
佛教傳入中國,開始奉行老規矩,“沙門不敬王者”,意思神職人員可以不尿帝王。但是,過不了多久,規矩就變成了沙門必敬王者,不僅對王者要敬,連王者委任的官員都要敬,地方官上香,主持必定親陪,還時不時地要給官員做一場升官道場。沙門比官員牛的好時光,僅僅在元朝有那麼一段,西來喇嘛,可以橫著走,連一般的朝廷命官都敢欺負,不過這也是因為上面有皇帝(大可汗)寵著的緣故。
不過,佛教畢竟是外來的,固然要對權力低頭,其神佛體系,還是自己作主,頂多給某個特別喜歡禮佛的君主,送上頂某某菩薩的高帽子,其它的天王菩薩,再到西天諸佛,都還是佛祖西來意。可是,中國本土的道教,就比較不一樣,不惟道士們從來沒想過不敬王者這回事,而且連自家的神仙,都得勞駕皇帝連同大官來幫忙製造命名,如果那位神仙沒有得到過皇帝敕封,神氣與仙氣都會大大折扣。
儘管佛教道教的創始,都不一定有禮敬權力的意思,人間的榮華富貴,也未必在入了兩教的法眼,但是,一個宗教若要光大,不取得世俗權力的認可(或者乾脆政教合一),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再高妙的宗教,終歸要沾染俗氣。刻薄地說,佛道之間兩千年的爭鬥,大抵是兩教比著諂媚皇帝的過程,這期間,佛教的人間俗氣大約比道教要少幾分,因此有過三武法難,皇帝滅佛。刻版的儒者,有時也加入進來毀僧謗道,以毀僧為主,形成三家混戰局面。不過,到了後來,明白人開始強調三教合一,攪成一團,有飯大家吃,僧道間的敵意才逐漸消失,民國時候大戶人家做道場,一隊和尚,一隊喇嘛,一隊道士,一隊尼姑,多聲部唸經大合奏,鄉村的廟宇,也多半佛道合一,觀音菩薩和玉皇大帝合署辦公。
分也好,合也罷,宗教在中國,服從皇權的格局是定下來了。儘管不乏篤信宗教的皇帝,但大體上,皇帝對於宗教,無非是用做工具。說宗教是鴉片,在工具這個角度,沒什麼錯。不過,鴉片能夠麻醉人,多半在於人自身有弱點,而且克服起來很難。皇帝也是人,無論頭腦多麼清醒,做徹底的無神論者,都不可能。一邊用,一邊自家也將信將疑,如果和尚道士不失時機地送上幾頂高帽子,做皇帝的,被自己的工具忽悠了,也未可知也。
道士自創教以來,按道理說,最受寵的朝代,應該是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不管這“李”是真的,還是假的,或者真的裡面摻了點假,反正唐朝的皇帝自我感覺,是李耳的後人,於是唐朝的李家,跟道教遙奉的始祖,有了直接的關係。然而,實際上道教在唐朝,並沒有人們想象那樣的尊貴,在某些時候甚至還處在佛教的下風,道教真正得意的年代,是後來的宋朝。
北宋自宋真宗開始,道教就開始得勢,到了宋徽宗當家的時代,達到了頂峰。宋徽宗是個*皇帝,有藝術家的氣質。字寫的漂亮,畫也畫的漂亮,坊間還傳說他跟名妓李師師以及詞家周邦彥大鬧三角戀愛,有很多風流韻事。這個精力充沛,愛好廣泛的皇帝,最喜歡的事,除了藝術和女人,就是跟道士膩膩乎乎。
能討皇帝或者其它大人物喜歡的和尚道士,大抵有兩下子,不是會點幻術,就是有點口才,再不就能掐會算,陰陽有準。宋徽宗喜歡時間最長的道士,是林靈素,此道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