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3 / 4)

小說:香格里拉遇美女 作者:

一步就是具體的評價指標了,基金也跟股票一樣,是不同投資理念、投資方法交流和碰撞的舞臺。對於短期盈利能力,長期盈利能力,風險控制能力和管理水平這四大指標系,不同的人都會拿出不同的方法。在這裡我們將一些常用的基金評價指標羅列出來,如何使用好這些指標,可就要發揮您的聰明才智了。

短期盈利能力

 基金淨值——不應該是選擇基金的標準

在說到短期盈利能力的時候,很多投資者經常看得是基金每天的淨值指標。其實這一個很大的誤區。因為基金淨值可以被與投資組合價值無關的因素影響,不應該用它來衡量基金的投資價值。股票價格低時可能是投資良時{儘管每股價格也未必是決定投資的必然條件},基金淨值卻不然,高的基金淨值並不意味著投資是不值得的。假設有兩隻基金有著非常相近的投資組合,淨值低的不見得就是好的投資,投資淨值高的也不一定會讓你賺得更多。

至於目前很多開放式基金在分紅後打出的“淨值迴歸一元”等等廣告,看似誘人其實無非是商家的一種營銷噱頭,其抓住了投資者一種“便宜貨好買”的心態。其實換一種角度想,基金投資的股票還是那些,股票的價格還是那樣。淨值是貴還是便宜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說基金的淨值不應該是選擇基金的標準指標。

 三個月淨值增長率——短期盈利的“風向標”

如果我們要找一個不太長的期限來考量基金的短期盈利能力的話,那麼三個月無疑是最合適的。首先,所有的開放式基金在每季度都會出財務報表。基金的定期報表共分為年報、半年報和季報三種,其中,年報與半年報披露資訊較多,也較為繁雜,而季報就成為"簡裝版",然而即便是簡裝,基金季報依然能夠提供投資者非常有用的資訊。比如,基金的季報會公開其投資思路,對市場的分析和行業的配置策略,更會披露當期佔基金淨值前十大位置的“重倉股”等等。

其次,基金所投資的上市公司出公司報表的期限間隔是三個月,可以說,每個季度上市公司盈利數字和運營狀況的細微變化對其股價乃至基金投資的決策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再次,從國內開放式基金操作股票的投資週期來看,其增減倉位的一個週期一般就是3個月左右。

長期盈利指標

在介紹長期盈利的指標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確為什麼要看一家基金的長期盈利能力。答案很簡單,因為相對股票投資而言,基金投資本身就應該是一個更長期的過程。在這個意義上說,長期盈利能力才是反映一家基金投資水平的更全面的指標。

那麼,長期應該是多長?國外的經驗以三年為限,成立時間滿三年才能進入計算程式,而國內開放式基金一共歷史也不過三年,符合三年標準的基金本身就是屈指可數的幾家。顯然,三年的標準有點長,因此我們比較推薦兩年和一年的選擇。

 累計回報率

顧名思義,累計回報率就是從你買入基金一直到賣出(或者贖回)基金為止每年所取得的回報率之和,也可以認為是年收益率的加總。例如,某基金三年內的年回報率分別為10%,12%,14%,則三年的累計回報率為10%+12%+14%=36%。

 年均回報率

年均回報率,就是指在你持有基金的時間內每年所取得的平均回報率。例如,你持有某基金共三年,在這三年內,該基金的年回報率分別為10%,12%,14%,則該基金的年均回報率為(10%+12%+14%)/3=12%。

 指數對比圖

指數是最常見的一種基準。當你閱讀基金的股票持有者報告時,你會經常看到基金與不止一個的指數相對照。指數是提前選擇好的,達成廣泛共識的一組證券,或者股票,或者債券。指數對比圖包括基金淨值走勢與不同指數走勢的對比。

建議的指數選擇:上證指數、深成指、上證180、上證50等指數。

 同類對比圖

基金與指數的對比分析常常還不如不同基金之間的對比更能說明問題。以對一隻基金真正的同類組資訊的瞭解為工具,投資者可以在更有利的位置上評價該基金的履行情況。

同類對比範圍:

 同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兄弟基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