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不執著此外加的色身,是可以做到的。到身外的虛空中去做功夫,無疑是超脫色身的最高招。是故孫外公者,即元神(主人公)在自己身外做功也。不然,又如何能夠把身悟空呢?故謂徑修法身之法。從原理上說,也是如此。譬如欲運甕者,必使身體站在甕的外面,方能把甕搬運轉動。況主人公原已被識神排擠在外,煉丹者須把爐鼎先設定在外,亦是理所當然。自此便不著形跡,不落言詮,可以隨心所欲地把甕推動。它不但可以把大小虛空牽扯在一起,身內的坎離交和身外的乾坤交自然可以得到相互的推動,相得而益彰,天人合發之理,昭昭乎明矣。此竅之所以稱通天竅也。進而言之,鼻外虛空,為呼吸合闢之樞機,是人身鼓風之風箱口,橐鑰之韝管全靠此風箱口之柄牽動,不然就無法控制火候。此中奧妙,真是一言難盡,天樂詩斷:
自墮元神為識神,宣賓奪主主為賓。退居身外虛空位,牽動風箱獨鼓琴。
第六節 從《易經》坤卦卦象及六二之爻詞中求證:
≡≡(坤)卦六爻皆虛,故≡≡(坤)即虛空之表象和代號,故還虛即還於虛空,也便是還坤。經雲“周流行六虛”,則上下四方無不全虛矣。故“環匝關閉”,便“四通踟躕”也。≡≡(坤)之二爻六二之爻詞說:“直方大,不習,無不利。”若逐字分解:直者丨也鼻也;方者口也,大者大人,即虛空,它通於在外之大虛空,其大無外,故為最大之人。三字合解,是明示口鼻之中為竅,即玄牝之門也,並隱含穀神之大人也。“不習”者,知而不守之義;“無不利”者,無往而不能達也。亦即四通踟躕之義。再從字形與字義析之,直字古字為直,直上之匕即比也,兩眼如比而有下直之鼻,鼻字上目下田,再下為艹,艹者看似鼻之兩孔,故為氣門,即浩氣之門。故云:“得浩氣之門,可以藏其根,知元神之囊,可以韜其光。”明白指穿鼻外虛空為浩氣之門,元神之囊,是真竅所在。還要做到不習(不死記硬背)不守之守,知而不守,方得無不利之功。卦詞全旨,即“空洞無涯是玄竅,知而不守是功夫《性命圭旨》。”的概括天樂詩斷:
鼻直口方蘊大人,外通天地內身心。爻詞六二真機露,明示玄牝與穀神。
鼻字上目下丹田,兩孔中間是氣門。囊括元神藏浩氣,通天徹地號真人。
第七節 從《參同契·乾坤門戶章》求證:
《契》雲:“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坎離匡廓,運轂正軸。”
章目一句話,包含全章內容,都揭示“通天竅”為氣門的全旨。看過前面各圖,特別(此圖錯;應上坤下乾)(泰)卦圖,足可證明,乾坤列於上下,呼吸出入乎其中,有如日月交往的本質。“易”之本義,為變換不定,交相往來;“易”之字形。為日月全體,日月相重;故易者,日月交流之象也。從人身說。即呼吸出入之象也。天地之日月往來,即人身之呼吸出入也。總而言之,乾坤、日月、呼吸,皆陰陽之變體,故皆可以陰陽稱之。故乾坤一變而為坎離,如日月之往來;再變而為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而完成陰陽之變化。但一切變化,總不出乾坤演生的一陰一陽的變化。故云:“一陰一陽之謂道,為眾卦之父母”也。請再詳參以下各圖變化之理,便可明丹道之全旨矣。
乾坤門戶丹道演化圖如後:(下圖為吾師潛谷老人提供)
上圖即“牝牡四卦,以為槖鑰,覆冒陰陽之道”之整個輪廓。乾本老陽,牡也。等到中爻變出離之少陰,則牡變為牝矣。坤本老陰,牝也,等到中爻變出坎之少陽,則牝轉為牡矣。坤轉為坎,九地之下,淵乎莫測,氣機動而愈出,是為無底之槖,乾轉為離,九天之上,一線潛通,本體虛而不屈,是為有孔之鑰。故曰牝牡四卦,以為槖鑰。坎離二氣,一往一來,在乎天地之間,晝夜晦朔,春秋寒暑,纖毫不爽。名曰四卦,其實只是一坎一離;名曰二卦,其實只是坎離中間之一陰一陽。乃六十四卦之全體,三百六十爻之全用,無不覆冒其中。豈不如善於駕駛的人之準繩墨以執御轡,正規矩(行於軸心),以隨軌徹(車馬之途);而行之乎!
總而言之,中虛之處,即“通天竅也”。日月互易,即坎離執行於中,示人之呼吸出入也。特據李道純之言,為本段全文與圖示作一總結。“乾陽坤陰,如門戶之合闢,即乾坤易之門也。且如陰陽,互動互靜,機緘不已,……以一身言之,呼吸是矣。呼則接天根,是謂之闢;吸則接地根,是謂之合;一呼一吸,化生金液,是謂之變;合闢呼吸,即玄牝之門,天地之根矣。所謂呼吸者,非口鼻呼吸,乃真息合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