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3 / 4)

——上海已經是一個大的戰略概念。為了確保上海戰役的勝利,人民解放軍第七兵團在譚震林的指揮下加速向杭州挺進。4 月28日佔領寧國,5月1 日佔領孝豐,5 月2 日佔領餘杭,5 月3 日佔領浙江省會杭州。

由於我軍進軍的神速,粟裕所擔心的當時我國最長的現代化錢塘江大橋,在守敵安放了導火索後因來不及引爆而倖存下來。

同時期,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在劉伯承的率領下,從5 月4 日至7 日佔領了上饒、貴溪、橫峰、金華、衢州等地,控制了浙贛線,切斷了湯恩伯集團和華中白崇溶集團間的聯絡。而第四野戰軍一部和中原軍區部隊先後佔領了孝感、黃陂,逼近武漢地區,完成了牽制白崇禧集團的任務。

5 月2 日,第三野戰軍第九、十兵團各軍分別進駐吳興、常熟地區待命。

與此同時,分工負責上海戰役作戰的粟裕、張震率領第三野戰軍機關自常州東移蘇州。

4 月30日,總前委發電報給中央軍委毛主席:鑑於渡江戰役的軍事進展比預期的時間整整提前一個月,城市接管的準備工作來不及同步完成。根據南京經驗,在我黨我軍未做適當的準備時,倉促進入大城市必然陷於非常被動的地位。××軍因非主力兵團驕氣較少,故該軍在南京雖出了不少亂子,但紀律還算比較好的。其它主力軍如不訓練,不會比××軍的情況更好。目前就軍事上來說,杭州、上海很快就可拿下,就政治上說,我們許多重要準備工作都未做好。我們考慮以儘可能推遲半月到一月入上海為好。

5 月3 日,中央軍委覆電同意推遲攻擊,並指出,在準備工作尚未完成前,第三野戰軍可以先奪取杭州,但暫時不要再向前推進,蘇州、崑山、太倉、吳江、嘉興諸點,可由湯恩伯先守起來,以使他在上海不覺有任何威脅,不會過早地退出上海,這將有利於我們做好進城的準備。

同一日,陳毅隨總前委機關進駐丹陽,開始接管上海事宜的準備。

在此之前,黨中央已內定陳毅為新上海首任市長。

早在淮海戰役即將結束的時候,中央召劉伯承、陳毅來到當時黨中央所在地的河北平山縣西柏坡時,他們所關注的已不光是渡江的問題,而是渡江後如何接管寧、滬、杭的問題。毛澤東對陳毅說:中央的意思要他擔任未來的上海市市長,想聽聽他本人的意見。

陳毅沉默了一會,說:“是否可以讓劉、鄧二野進駐華東、上海,我們三野走遠一些,到大西南去呢?”

陳毅為什麼要把整個華東這塊富庶繁榮的地區讓給二野來進駐和接管呢?原來,二野自1947年7 月千里挺進大別山之後,自覺地犧牲區域性利益,調動和吸引了蔣軍南線全部兵力160 多個旅中的約90個旅於自己的周圍,進行了極端艱苦的無後方作戰,不斷消滅敵人,而自身的減員消耗也大。正因為有了二野的犧牲,三野才有可能更多地殲滅蔣軍有生力量,“吃”得比較飽。接著二野又以缺乏重武器的部隊,英勇地投入淮海戰役,擔負起關鍵性的嚴酷的戰鬥重任。二野和三野,像左右臂那樣密切協同作戰,陳毅對劉、鄧更是又親密又敬重。因此陳毅覺得應該把華東讓給艱苦轉戰的二野,而三

野則“到毛兒蓋去走一走”。

劉、鄧當然不會接受。劉伯承司令員說,這事他和鄧小平同志交換過意見,他們都是四川人,對西南地區更熟悉,而三野來自華東,留駐華東更為有利。

這些也正是黨中央的考慮。

黨中央進駐北京後,在中南海,毛澤東曾就陳毅任上海市長之事,徵求過民主人士黃炎培、陳叔通等幾位老先生的意見。對於陳毅將軍,他們早有所知,1939年,陳毅的文章《茅山一年》和“脫手斬得小樓蘭”的詩篇即已傳到重慶。1945年,柳亞子先生曾賦詩讚陳毅曰:“兼資文武此全才。”“儒將”出任上海,穩得住局面,他們一致贊成。

梨沒有讓掉,陳毅只好接下了解放和接管上海的重擔。

不久,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閉幕的次日,毛澤東召集了一個座談會。會上鄧小平代表中央提出華東局新的人事安排——中共中央華東局:鄧小平為第一書記,饒漱石為第二書記,陳毅為第三書記。

17名委員組成:鄧小平、劉伯承、饒漱石、陳毅、康生、張鼎臣、曾山、張雲逸、譚震林、粟裕、張際春、宋任窮、陳康、劉曉、劉長勝、曾銳冰、舒同。

華東區管轄範圍有:上海、南京、杭州、蕪湖、鎮江、無錫、蘇州、武進、南通、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