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4 / 4)

街八大祥上好的料子,由本鎮的巧婦能手精心繡制的。鼓樂手均稱法師,每位法師都安排了真童子伺候著,每演奏一曲,便聯手唱一曲童子歌,讓法師們緩緩氣喝口水。因法鼓充滿神聖的宗教味道,頗受善男信女的敬慕,始終圍著一大幫人。

與法鼓相對壘的是太平花鼓,法鼓擺開架勢定位演奏,而太平花鼓是穿著戲裝在行進中表演,稱作行會。天津衛最有名的是西沽太平花鼓會,今天也請來了。花鼓不像法鼓那麼排場,那麼正兒八經,不端架子。運載花鼓會的駁船一靠碼頭,八名裝扮成梁山好漢的童子率先跳上岸,手持霸王鞭、小太平鼓、小鑼、花鼓,分兩撥就輪番唱上了。先打花鼓奏曲牌“八板”,然後在檀板指揮下,由笛子伴奏唱鳳陽花鼓調和崑曲,似戲非戲又扭又唱頗受孩子女人喜愛。期間還唱了本鎮文人編的曲詞《五穀豐登》,唱詞曰:“御河兩岸好風光,高粱棒子芝麻香,獨流老醋三伏釀,千年古鎮美名揚;八月秋高天氣爽,五穀豐登糧滿倉,神仙下凡降吉祥,古宅舍粥賑四鄉。”古典最愛聽這唱詞,因此西沽的太平花鼓每年廟會必到。

太平花鼓會後頭,是從楊柳青自己趕來的五虎槓箱會。大樂開路進場子,緊隨其後的是燈牌、彩旗、大鑼,再後面是五虎棍,押陣的才是槓箱。表演者全都勾成濃彩大花臉,手持真刀真槍,在大鑼的伴奏下對打廝殺。個個都是真正武林中人,表演的也都是真功夫,煞是好看,精彩處常令看客叫好拍巴掌。槓箱的表演更有看頭,功夫都在前頭抬槓箱的,行進中不論如何前翻後滾,做出高難的造型,立地後槓箱的竹竿總是穩穩落在肩頭。表演者輪番抬箱表演,任憑槓箱顫動,箱子上頭燈不晃旗不倒,那功夫真叫練絕了。

靜海縣城來的是“節節高”,文詞兒叫重閣,本地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